陳茶老酒愛少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思兔閱讀sto.ist),接著再看更方便。
有投資商上門是好事,至於投資規模,當然是越大越好。
就算一點四億搶了連山水泥億元投資的風頭,那也沒什麼。
現在連山水泥已經進入正式生產階段,隻要穩定生產就行,給地方帶來的是實實在在的效益。
又一天,楊辰來到了陳荊聯的個人辦公室,除了陳荊聯外,又多了一個叫杜堅的中年人,精瘦,帶著強烈的學者氣息。
陳荊聯並沒有過多介紹他的身份,隻說是他的學生。
然後就楊辰的這篇稿子進行討論完善,楊辰主要是素材提供方,討論的主要是他們兩位。
在楊辰看來,陳荊聯說的更為理想化,所有的一切,都是在理想化的狀態的出現的,比如一個產業發展起來後,下遊產業會自動追隨而來,最終就會形成長而整的產業鏈條。
杜堅則反駁不會,並舉了幾個例子。
兩個人爭論不休的時候,就要聽楊辰的意見。
怎麼說呢,兩個人說的都有道理,專家們大多數都是這樣,希望找一套理論,或者模型,套到各種事物上,都能解釋得通。
但在實際操作上,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理論並不完全匹配。
楊辰就分彆以紡織和機械加工兩個產業舉例,紡織產業就帶動不了下遊,因為他們產品出來之後,是不需要運輸回來的,不管下一步的鏈條在那,隻要最終的成衣不在這裡,就不需要回來。
那麼後麵的印染、織布、成衣幾個也不需要在一塊,幾乎每個都是獨立的環節。
但是機械加工不同,他們在加工過程中需要一些小配件,這些是下遊客戶提供的,但他們又不是最終客戶,實際上是相互往來關係,所以機械加工就能夠帶動產業交流,上下遊共同發展。
楊辰說的都是最實際的情況,對於兩個人的爭端實際上沒啥意義,兩個人該爭爭,楊辰就發現,陳荊聯對上杜堅,實際上並不占上風,爭論到激烈的時候,甚至都是他主動退讓的多。
最終達成一致時,已經是晚上了,中間有工作人員打來的飯,連停都沒有停。
所以搞文字資料,特彆是這種理論性的材料,是非常勞心勞神的。
楊辰都感覺累的不行,人家兩位卻像是吃了神丹妙藥一樣,比早上還興奮。
像極了剛剛完成一個大工程要到錢的狀態。
“行了,你回去吧,知道你忙,過不了幾天報紙上的你就能看到了,內參上采納的話會給一個信當成證明,入學的事等文章一出來就順理成章了。”完了之後,陳荊聯也不留楊辰,直接趕人。
楊辰剛剛下了飛機,電話就響了起來,洪靈鬆在電話那頭不悅地說道:“小楊你怎麼搞的,藺書記給你打了好幾個電話都沒有打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