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石口堡城參將官署後院內,張誠剛剛陪著母親和嬸娘一起用罷晚飯。
婆子們收拾著桌子上的殘盤杯盞,張誠與母親、嬸娘三人已轉到椒香彆院東邊耳房的茶室中,邊飲茶邊聊起天來。
“誠兒,聘書季府可是收下了,現今是時候準備納征之禮啦。”嬸娘張韓氏眼望著張誠,輕聲提醒道。
張誠聞言先是一愣,過了一會,才回想起在京師時所見到的季家小姐的模樣,那叫一個嬌羞可人,落落大方。
他急急的問道“誠兒確是不懂,這該如何準備,需用那些物件?”
……
張誠確實不懂這明時的婚禮程序,雖說也知有什麼媒妁之言,三書六聘之禮,但細節上卻也是一塌糊塗。
其實三書六聘,即為三書六禮,三書是指在過“六禮”的過程中所使用的文書,其中包括聘書、禮書和迎書。
而“六禮”則是指由求婚至完婚的整個結婚過程,即為六個禮法,其意指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和親迎。
現在張誠已委托京師的吳家姨娘請托媒婆代為行過納吉之禮,並向季府遞上聘書,而季府也已收下,那麼下一步就是行納征之禮,遞交禮書啦。
所謂的納征之禮,又稱為過大禮,古代漢族婚姻風俗,屬於“六禮”中的第四禮,亦稱“納成”。
《禮記·士昏禮》孔穎達疏“納征者,納聘財也。征,成也。先納聘財而後婚成。”即表示經此儀禮後,婚約即完全成立。
即是男方在大婚前一個月時,請兩位或四位女性親戚,必須要是全福之人,約同了媒人一起前去女方家裡,同時還要帶齊了禮書與禮金到女方家中,而此時,女方亦需回禮。
明代的規製是提倡聘禮節儉,《明史·誌三十一》品官婚禮“納征如吉儀,加玄纁,束帛,函書,不用雁。”
雖然大明在立國之初,朱元璋就曾專門下旨要求厲行節儉,包括婚嫁和殯葬都是如此,可自大明朝中期起,奢靡之風漸盛,高官、富賈、豪強之家漸行攀比開來。
……
此刻,嬸娘張韓氏聽到張誠問起該準備哪些聘禮之時,心中也是忐忑,她雖是知曉一些,但卻也害怕自己所知不詳,彆叫京師的季府在此事上挑理。
當下便說道“此事,嬸娘我也是知之不詳,隻是這納征時,男家需準備好聘金及聘禮,且諸物皆需雙數,取的‘好事成雙’之寓意,還有諸如紅豆繩、紅包利是、飾金、龍鳳燭和一幅對聯之類。”
“看來此事,還需專門請托那些專擅此事的媒婆來操持,誠兒頭次大娶,又是京師朝官家的小姐,切不可使之笑話我等小氣,平白失了各方的麵子。”張誠的母親也是如此說道。
“我明日便差人進京,尋那禮部官員和京師媒婆專辦此事,隻是婚期該定在何日?”
crpt;/crpt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