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勸老百姓隨了闖王,殺貪官,除汙吏,嚴懲不法鄉宦,為百姓伸冤雪恨……
到了最後一勸更是厲害,竟然是勸老百姓們隨了闖王,打進北京,奪取大明江山,建立一個政治清明的太平天下。
李岩在寫這《九問九勸》之時,幾乎是逐字逐句的推敲,再推敲,直到最後寫出來,真的是琅琅上口。
更為難得的是這文告裡邊的每一句話,都是淺顯易懂的家常話,不但易於在民間傳唱,且每一句問話都直戳老百姓的心窩子,而九勸也是都勸在了點子上。
…………
然而,佟守山對此卻是一副不以為意的樣子,隻聽他說道“現下可管不了這些,你在外麵逛了一陣,對外間的情形比我們這裡的人熟悉,先歇口氣,待會你也在帽子上貼個字條,再帶兩個弟兄一起去迎接闖王進城。”
他說著就又遞給包繼強一個字條,又道“咱們左哨這邊進來六十人,估摸著右哨那邊也是差不多是這個數。
現在戰馬都留在了城外,如今城內盤查又嚴,一時也是不便出城,隻能在城中隱伏,你此番出去一是借著迎接闖王進城,觀察這城中道路和空置宅院的情況。”
佟守山也喝了幾口溫水,接著道“二則,便是碰碰運氣看能否與其他入城的弟兄遇見,咱也好通個氣,相互間還能彼此照應些。
至於你剛才說的那個布告,隻能待夜間尋個機會出去看看,能否弄來一份在手中,待將來好帶回去給大帥瞧瞧。”
包繼強點著頭說道“行,咱這就出去,早點混在出城的人群裡,也便於隱藏!”
…………
大明崇禎十三年的臘月十二日這天,對於洛陽城和城裡的官紳富戶來說是災難的一天,但是對於另外一些人來說卻是喜慶的一天。
闖王李自成仍是如以往的時候一樣,他穿著一身青布箭衣,身上披了一件羊皮的鬥篷,頭戴一頂北方農民喜歡戴的半舊白氈帽,帽頂上還有紅纓。
此前,李自成就已經得到稟報,洛陽城中的百姓們要在洛陽南門外迎接他進城,但卻沒有料到成百成千的窮苦百姓們竟然來到了洛河北岸歡迎他。
而且,在傍洛河岸邊的小街上也滿是城中百姓,甚至一直到洛陽南關的大路兩旁,都滿是百姓前來迎接他這位闖王。
每隔不多遠的地方都擺著一張香案,為闖王麾下的士兵們準備著熱茶桶和稀飯桶,供他們解渴和充饑,以示歡迎之切。
闖王李自成領著麾下的親兵隊伍沿路更不停歇,奔洛陽南門緩轡前行。
他腰間佩戴著花馬劍,策騎在心愛的烏龍駒上緩緩前行,不斷的打量著街路兩旁的出城歡迎他百姓們,為了不使這些百姓感到害怕,他還特地在臉上掛起了溫和的笑顏。
闖王李自成經過了十多年的艱苦奮戰,其中也有著許多的坎坷和挫敗,今日有幸勝利進入到這曾經是九朝建都的曆史名城洛陽,更有眾多城中百姓如此夾道相迎,他怎能不心中激動!
crpt;/crpt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