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錚所處高台,位於宣府軍長嶺山防線的正北方向,此處位於山腰部的一塊平地,是後來才搭建起的這個木台,以便於觀瞧北邊的情勢。
陳錚舉著千裡鏡,向北遙望,隻見遠遠的東北方向上,似乎有些旌旗的影子晃來晃去,然相去太過遙遠,卻也看不真切。
不過,結合著剛剛的烽煙號炮,遠方隱現的旌旗定是韃賊無疑!
從千裡鏡中,他還看到一隊紅色衣甲的精騎,人數在二三十間,正疾速往山上奔來,正是剛剛才派出的趙汝亮等中軍騎隊。
猛然,陳錚看到兩匹戰馬上的騎士,似乎橫躺在馬背上,而並非是騎乘,他的心咯噔一下,自己的騎隊怕是又有了傷亡。
這時左部千總田明遇、輜車左部千總杜淳剛一同來到高台上,田明遇走前稟道“將爺,咱都布置妥當,各處嚴加戒備,壕溝上的木板也儘皆撤去,大小火炮也都上了炮子。
真是萬事俱備,就差這狗韃子來撞得頭破血流嘞!”
陳錚點了點頭,又問杜淳剛道“輜車營也都準備妥帖?”
“陳將軍放心,這一麵首當其衝,我剛剛巡過一遍,各處都已就位。正如田千總所言,就等著韃子來撞了。”杜淳剛也是信心滿滿的回答著。
田明遇的左部負責東北角山坡的守禦,周三平的右部負責專守東南角坡道,而中部千總宋山銓則領兵駐紮在他們的後麵,既守禦第二道防線,也可以隨時出擊,支援他們這兩處。
杜淳剛的輜車則是分彆部署在各處防線,他們大多列在各壕牆的缺口處,即可在輜車上打射火炮,更可在緊急之時,封堵壕牆的缺口。
就在剛剛杜淳剛與田明遇一同巡視了東北角這麵的陣地,便來高台處尋張誠,此時,他又抱拳行禮道“陳將軍,此間無事,韃子也還有段時間才來,我再去彆處巡一巡去,好叫兒郎們都精神點。”
杜淳剛離去不久,陳錚的獨石步營中軍騎兵千總趙汝亮便策馬奔來,他才至高台下,連戰馬都來不及下,便喝道“將爺,確是韃子來嘞,咱還沒見著大隊,就差點被埋伏的韃子哨探捉了去。”
他這時才翻身下馬,大步“噔噔噔”的向高台走了上來,一到上麵便再次報著“將爺,咱還捉了個韃子生口。可惜,也亡了一個弟兄,還傷了三個。”
趙汝亮說到後麵神情竟有些默然,但更多的卻是不甘心的倔強。
陳錚走前幾步,拍了拍他的肩頭,以示安慰,才出言問道“可審過那生口?來的是哪一部韃子,有多少人馬?”
“回將爺,下邊正在審著。不過,看韃子衣甲,該是鑲白旗的虜騎。隻是,還不知具體的人馬數量。”趙汝亮一一回道。
陳錚擺了擺手,命他下去待命,自己有踱步來到高台邊上,凝神望著虜騎來的方向,心中暗道“終於來啦,那就痛痛快快大戰一場吧!”
…………
原野上,黑壓壓的無數鐵甲騎兵策馬奔來,蹄聲滾滾如雷。
一眼望不到頭的韃賊虜騎,從莽蒼大地的極遠處,湧向數裡外的杏山堡,他們對橫亙在鬆杏大道邊的長嶺山,竟視而不見。
這一幕,使正在山腰高台上眺望的陳錚等人,不由一陣莫名,他們曾經做出一百種設想,當與韃子接戰時,該如何應對。
然卻獨獨沒有考慮到,若是韃賊對自己視而不見,又該如何!
田明遇第一個就沉不出氣,他憨聲憨氣的問道“將爺,要不咱帶人衝一下,好將韃子引過來?”
幸好,陳錚經過這幾年的成長,已比當初入衛勤王時穩重許多,他冷靜地阻止道“不急,咱就等等看。反正我軍駐在長嶺山,韃子也不敢放開手腳攻打杏山,那邊還是安全的。”
田明遇雖仍是有些焦急,然主將的話就是軍令,他也隻得依從。
這時,陳錚又對他說道“粗略估算,韃賊人馬絕對已超過兩萬。我營中將士,尚是頭一次遭遇如此眾多韃子,你再去巡營,定要好生鼓舞士氣,莫叫兒郎們心中慌亂。”
望著原野上如一條長龍般的韃子虜騎,似乎永遠看不到頭一般,完全不知究竟有多少人馬,就算是同樣經曆過巨鹿之戰的田明遇,也有些不淡定了。
“奴賊勢大!”
陳錚的內心中也有此想,但作為一軍主將的他,必須要使自己冷靜下來,沉著應對。
在他想來,韃賊兵馬絕不止是萬餘,甚至都可能有兩萬之眾,而且在虜騎隊中更是少見未披甲的騎士。
顯然,他們幾乎都是披甲兵,最不濟,也是其他各旗中的餘丁,在一隊隊鑲白旗的騎士之外,偶也可見到一些衣甲雜亂的騎士。
然卻沒有如崇禎十一年,巨鹿之戰時見過的未披甲奴才,如那些包衣雜役們?
如此眾多的韃子甲騎,若是一力猛攻自己守衛的長嶺山,自己到底能否守住,陳錚的心裡其實也沒有底!
但有一點,他是堅信的,那就是無論韃子有多少人馬,在長嶺山這處地方,都是一樣撞得頭破血流。
而區彆隻是,若韃子足夠多,他們在付出極大犧牲後,或可奪下長嶺山防線,但那時他們也就再無力去攻打杏山周邊的其他堡寨。
可若是韃子兵力不夠多,或是忍受不了巨大的犧牲,恐怕他們連長嶺山這一處防線,都無法突破。
畢竟,山嶺雖說不小,但適宜攻山而上的,就隻有陳錚防線的東北、東南兩處坡道。
即使有十數萬韃賊,也不能一下子就全算投入攻山之戰中,還不是要用添油戰術,一點一點加兵,一點一點推進才行。
…………
眼瞅著天色已到辰時,長嶺山上一處處炊煙升起,宣府軍獨石步營的將士們,在緊張的氣氛中匆匆用過了早飯。
高台上,陳錚也隻是簡單的就著肉湯,啃了一個饃饃而已。
此刻,韃子大軍也在山下開始結陣,隻粗粗看了一下,山下的韃子足有過萬人馬,而這還隻是他們的一部分。
隻這一萬餘韃子,就已幾乎將長嶺山三麵圍住,獨有西邊靠南的位置,因多陡崖峭壁,不惟韃子不能從此處進攻,就是陳錚等也不得從此處下山。
而另有近萬的韃子兵,此刻則正在杏山堡城外麵,環城結陣,擺出了一副要攻城拔寨的架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