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亦知今日的這番談話十分關鍵,雖然不一定能夠達到決定永寧伯張誠生死的地步,但稍有不慎,卻有可能徹底影響他在皇上跟前的榮寵。
雖然王承恩打小就陪在崇禎皇帝身邊,已經將自己全部身心都托付在了崇禎皇帝身上,對其忠心耿耿,並不十分在乎自己的榮寵。
但對於永寧伯張誠一事,稍有不慎,一個處理不好可是關乎大明國運的存在,他自然不想、也不願看到命運多厄的大明,再加深磨難。
因為,這一切最終都將落在他的主子,大明朝的皇帝朱由檢身上,這是王承恩最不能容忍的。
而崇禎皇帝雖是隻吩咐他起來,但那話中之意已是十分明顯,就是要他繼續說下去,王承恩在皇上麵前也不做作,他立刻便要站起身來。
可由於跪得有些久了,以致雙腿略微發麻,就在站起的一瞬間竟不自覺地又要向地上倒去,他急中生智,忙就勢又一次跪拜於地,叩首說道:“皇爺,請恕老奴直言,本兵因非進士出身,向為閣臣所不齒,不惟在政事、軍事上為之掣肘,更不時針對本兵諸項決策,冷嘲熱諷加意抨擊。”
王承恩雖然已經得了皇上暗示,讓他說下去,但卻依舊小心翼翼,他每說完一句話都要略微停頓,以觀察崇禎皇帝的臉色變化。
可見,能在君前久伴,且聖寵不衰是有原因的,不但要揣摩聖心,更是要時刻注意皇上的臉色,以及說話的語氣。
此刻他見皇上並無不喜之色,才敢繼續說道:“皇爺,這些都屬國事,尤在用人之上,老奴本不該多言,可他們如是讒言誣陷忠良,蠱惑皇爺,老奴就不敢不言了。”
崇禎皇帝本是目光溫和地看向王承恩,聞聽此言,他眼中猛地射出一道精光,沉聲道:“他們是誰?何來誣陷?又何來蠱惑之言?”
彆看崇禎皇帝這番問話顯得咄咄逼人,但王承恩卻是絲毫不慌,因為他知道主動權如今已經被他奪了回來,下麵的事情就好辦了。
“皇爺難道忘了楊閣部在時,朝臣便多有攻訐之言,究其根由,無非不滿楊閣部獨得聖寵,心生妒恨,才如此為之。
而今,本兵陳新甲亦是如此,其以舉人之身,而登堂入閣,又在皇上跟前得寵,諸位閣臣當作何想?
他們尋不到陳新甲的由頭,便將滿腹怨憤之言,都傾瀉在永寧伯身上,誣永寧伯為唐之安祿山,那誰又是李林甫、楊國忠之流,誰又是唐玄宗呢?”
王承恩大著膽子將心中話語,一口氣的都搗鼓了出來,他雖然無意攪入朝臣的派係之爭,但此番前往遼東監戰後,他在崇禎皇帝跟前也沒少誇張誠的忠勇敢戰。
尤其是剛才更對張誠的“忠、勇、能”三方麵,都給與了極高的評價,可恰在這時崇禎皇帝說出了那句經典之言,叫他如何能不為張誠有所爭辯?
如果,王承恩不為張誠爭辯,那他在遼東監戰便有失職之嫌,且剛才對於張誠的一番誇讚,也讓他無法解釋。
最為關鍵的還是王承恩本心,對於朝廷上的幾位閣臣就深有些想法,所以才會有此番舉動和言語。
不過,他的話也確實抓住了重點,抓住了崇禎皇帝的痛點,尤其是那句“誰又是唐玄宗?”
唐玄宗就是唐朝的玄宗皇帝李隆基,他是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的孫子,其生父是李旦,他既是唐朝開元盛世的開創者,也是使唐朝由盛轉衰的始作俑者!
唐玄宗在統治唐朝的前期稱得上是勵精圖治,他任用姚崇、宋璟等賢相,大有作為,一舉開創了被譽為大唐極盛之世的“開元盛世”。
這些其實也很符合崇禎皇帝的意願,若是唐玄宗的生命在這時結束,說不定他也會成為崇禎皇帝人生目標的一個參照模板。
但唐玄宗在統治後期寵愛貴妃楊玉環,耽於享樂,生活上變得極度奢靡,而在政治上也開始變得**起來,他怠慢朝政,寵信奸臣李林甫、楊國忠等為相。
更重用安祿山等塞外民族將領,試圖利用他們來穩定唐王朝的邊疆,結果導致了後來發生的“安史之亂”。
最終為唐王朝迎來了長達八年戰亂,耗儘了開元盛世積攢下來國運與民氣,使唐王朝從此由盛轉衰,為最後的滅亡埋下了伏筆。
而唐玄宗本人也在逃難之際,被他的兒子唐肅宗逼宮,成為唐王朝的“太上皇”,雖然安祿山被剿除後,他由成都返回長安,卻仍是被軟禁於太極宮甘露殿內,終日憂鬱寡歡,直至因病駕崩。
王承恩的心裡知道崇禎皇帝一向自比堯舜,又怎會甘心自己被誣作使大唐帝國由盛轉衰的唐玄宗呢?
果然,崇禎皇帝聽了這話後,立時暴怒,他圓睜的雙目中泛起血絲,大口喘著厲聲喝問道:“你……你說……誰是李林甫,誰是楊國忠,誰……誰又是唐玄宗?”
王承恩知道今日之事算是躲過去了,他伏地不起,如小雞啄米般叩首不止道:“皇爺恕罪,皇爺饒命……”
良久,崇禎皇帝才長舒了一口氣,他歎息著說道:“此事也怪不得你,且先起來吧。”
王承恩這一次有了準備,他以手撐地緩緩起身,先讓自己的腿得到一些舒緩後,才徹底站起身來,即使如此仍感到雙腿一陣陣發麻,顫抖不已,卻也隻能勉力支撐不使自己再次倒下。
他看著情緒激動非常的崇禎皇帝,頓感心中一陣酸楚,不由開口道:“皇爺,國朝用人之際,當‘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切不可使忠勇良將流血又流淚啊!”
此時,崇禎皇帝也逐漸恢複平靜,他適才經王承恩一番提醒,大有幡然頓悟之感,而今王承恩的一番話,又使他猶如醍醐灌頂一般。
但他此刻仍是繃著臉一言不發,邁起大步行進了乾清宮內,王承恩隻得以碎步在後緊緊跟隨,一同進了乾清宮大殿之內。
崇禎皇帝在禦案邊止步不前,猛地回身說道:“傳陳新甲來見朕!”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