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看向郭孝恪,李善道品咂著賈潤甫的上言,說道:“長史,賈參軍的進言裡說,‘然無典掌,又無文券’,因此民取之過多,委棄於地。以此論之,豈不該是在興洛、黎陽諸倉,設置典掌,使民憑文券取糧,乃才是解決賈參軍提出此弊的最好辦法麼?為何卻竟不準諸倉放糧?”
賈潤甫指出的這個弊端,確實存在。
百姓們餓壞了,見到糧食,那自然是能裝多少就裝多少,哪裡還顧及自己的體力能不能支?
興洛倉放糧時,自糧倉而到洛水岸邊,十幾裡地,儘是饑民丟棄或者灑落的糧食,望之如似白沙,這樣的場景,李善道在興洛時是親眼見過的。打下黎陽倉後,類似的情景亦有出現。
對此,李善道也覺心疼。
可是話說回來,要想解決這個弊端,又也的確是李善道這會兒所說,最好的辦法,不應該是設置典掌,給文券與饑民,使饑民按照文券上的數額,來做取糧麼?
卻怎麼反而一刀切,乾脆不準百姓取糧了麼?這豈不是“過猶不及”?
郭孝恪說道:“將軍,得了黎陽倉後,你我為何沒有設置典掌,使民憑券取糧?兩個原因,第一,蜂擁而來的饑民太多了,如果幾千、幾萬,也許尚能使他們依券取糧,可一下子就湧來了數萬、十幾萬、數十萬的饑民,無不爭先恐後,攘臂如雲,又怎還能使他們依券取糧?第二,就算能夠讓饑民依序、依券取糧,數十萬眾,咱們也沒有足夠的倉吏管理啊。因此,黎陽倉得後,你我仿興洛之例,乃開糧倉,任饑民自取。……將軍,現在的情況也還是一樣!”
“長史是說,現下倉城外饑民仍多,如果憑券取糧,恐其不能按序,而且你我也沒有足夠的人手對此進行管理。”
郭孝恪點頭說道:“正是如此。”又道,“將軍,咱黎陽倉的情況是這樣,料興洛倉的情況也是如此。——興洛倉那廂,魏公帳下而今雖兵馬充實,可用之吏眾多,可魏公現正集中全力,攻打洛陽,必是暫無精力,去顧興洛倉。是以,以俺度料,魏公乃有此令下。”
李善道手指輕輕扣著案幾,忖思了會兒,做出了決定,說道:“咱黎陽的情況,和興洛還是有不同的。長史說的沒錯,魏公現全力攻打洛陽,暫或無瑕管理興洛倉,但你我不同,長史,咱們黎陽這邊,當下並無戰事。你我有充足的精力,管理黎陽倉,以及倉城外的饑民。”
“將軍的意思是?”
李善道說道:“我今天就給徐大郎、魏公上書,請求允許咱黎陽倉,照舊開倉賑民。”
“將軍已有章程?”
從武陽郡回來黎陽的路上,李善道其實就在琢磨黎陽倉城外的饑民問題了。
黎陽隻是個縣,黎陽倉更隻是個倉城,饑民如果不多,可以就地安置,饑民一旦太多,——現下黎陽倉城外的饑民共有多少,沒有一個準確的統計數字,然隻從打下黎陽倉後,北取武陽郡前,旬日間隻投軍的便有一二十萬眾可以看出,於今在倉城外的饑民,男男女女,老老弱弱,少說得有數十萬!數十萬饑民,一個倉城、一個縣,怎麼安置?就完全沒法安置了。
而這麼多的饑民,若是不給以及時的安置,就有兩個可能性的結果。
一個是,賈潤甫說的,糧食總有吃完的一天,糧儘之日,這些饑民就四散而去了。
一個是,數十萬饑民,擁擠在一個倉城外、一個縣內,不僅會與本縣土著產生摩擦,且其饑民內部,也會發起衝突。數十萬饑民,可不都是良善百姓,內中少不了有恃強淩弱、結幫成夥者。短則還好,時日一長,難免就會出現亂子。——若這數十萬饑民中,再有野心之徒,窺羨糧倉,在饑民中勾連串結,甚至就非“出亂子”的問題,而將會是“作亂”的大麻煩了!
所以,斷然是不能任由數十萬饑民,聚於倉城外這種現象,長期的存續下去。
……
但具體怎麼解決呢?
之前,李善道其實已做過這方麵的考慮,他想來想去,隻有“遷移”兩字。
——興洛倉的饑民更多,興洛倉的饑民問題,李密是怎麼解決的?李密是通過兩個辦法解決的。一個是興建興洛倉城,一個是攻打洛陽。這兩件事,都需要大量的丁壯、民力。興洛倉城外聚集的那上百萬饑民,就被李密用這兩件事,將他們中間的丁壯大都給組織了起來,給他們找了事乾。可李密的此兩法,李善道用不上。他既不能在黎陽倉大舉建城,他如敢這麼做,李密再寬容,也立馬就得猜疑他,召他回興洛,同時,亦沒有洛陽這樣的重鎮讓他去打。
那黎陽倉外的饑民怎麼解決?
唯一的解決之法,還真就是李善道想出的,把饑民遷移到彆的地方去,使他們不聚在一處。
然而,這個辦法,限於此前手上沒有“地盤”,李善道隻能想,不能做。
現在不同了,他已經打下了武陽郡,有了一整個郡的地盤了!
那麼,在回來的路上,他就在想,是不是就可以把解決饑民聚集這件事,提上日程了?
把這數十萬饑民,不說全部,至少部分,遷移到武陽郡去。
李善道說道:“長史,我意兩措。”
“何兩措也?敢請將軍示其詳。”
李善道說道:“賈參軍之所進言,固然有理,糧被委棄,確然糟蹋,然饑民數百裡、至千裡來投,所為者何?求食飽腹而已。今若閉倉門,不準彼眾取糧,勢必傷我軍‘義’名。且則,人孰無情?倉中儲糧累滿,可若竟令饑民餓殍於外,於心何忍?這麼做,與江都的那個昏君何異!亦傷我軍‘仁’名。故此,閉倉,不放糧,不可取!我現已回黎陽,長史,你我這兩日就擇任倉城典掌,選取乾吏,製作文券,然後約束饑民,依次、按量取糧。此措之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