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九日,大宋伐北漢的第二十四天,這段時間內趙景數次試探性的攻城,每隔三個時辰就往裡頭射勸降信,如同貓捉老鼠,主打的就是一個戲弄。
這日早晨,守備代州的樞相曹彬派快馬趕來行在處上奏一件大事:遼朝派使者來了,希望能和趙景當麵談話。
對於這個消息,趙景一點都不意外,甚至說他還覺得遼人來的太慢,轉眼就要過去一個月了。
不廢話,趙景同意和遼使會談。
再過六日,遼使從代州趕到太原城東南角的大營,趙景就在此等候。
此次派遣的使者不是他人,正是剛回朝不久的冀王耶律敵烈。
“老冀王,先是汴梁再是太原,前前後後加起來也有七八千裡了,山高水遠的你也不怕把身子骨顛簸散架咯。”
剛碰麵趙景就樂嗬嗬的調侃他,若非知曉二人身份的恐怕會將他們當成是普通的老友吧。
“謝陛下關心,老朽這身子骨兒還算硬朗,不怕坐車。”
耶律敵烈答話時,臉上的皺紋會因為嬉笑而折疊在一起。
“對了,介紹一下。”耶律敵烈指著身後的年輕人引薦道:“這是犬子耶律哇哥。”
耶律哇哥,僅看外貌已有四十歲,但趙景問過後才得知今年隻有三十出頭。
“這般年紀怎麼留的胡子比你老子還濃厚啊?這不騙人嘛……”
暗中吐槽一嘴耶律哇哥的長髯,麵上還是平靜如水,邀請耶律敵烈等進營說話。
一路上,耶律哇哥四處張望,與耶律敵烈耳語道:“爹,這就是我在外麵看見的旗杆,這麵大龍旗子跟其他的宋旗不一樣,和我大遼的黑旗也不一樣。”
順著他手指的方向,耶律敵烈所見乃是一麵黃底色紅龍雲紋的絲綢製大旗插在三層木台當中,周圍還圍著一圈青羅傘蓋,其身長高度已經超越了營寨圍欄。
“陛下。”
聽見聲音,趙景轉頭,得見耶律敵烈正指向那麵龍旗。
“小使好奇,敢問陛下那麵旗子有何講究?”
“這個?”
趙煚翹起大拇指,挺胸抬頭道:“這是我大宋的金吾纛旓(dàoshāo)!”
耶律敵烈發出一聲驚歎。“小使在唐書上看到過,記載此物是中原皇帝的象征之物,沒想到竟然能在此地得見真身!”
金吾纛旗作為一種重要的軍事旗幟,本身起源於營中軍旗,最初的作用是辨彆歸屬和指揮軍隊。
金吾纛旗的上端一般是木質髹(xiu)金的金吾,象征著權威和軍事力量。
金吾纛旗最早出現在唐朝,主要用於皇帝出巡、朝會、祭祀等重要場合。
在這些場合中,金吾纛旗不僅是一種裝飾,更是一種權力和地位的象征。它提醒人們皇權的神聖不可侵犯。
金吾纛旗的製作十分講究,通常由宮廷內的專門機構負責。旗幟的材料、顏色、圖案等都有嚴格的規定。例如,旗幟的顏色通常為黃色或紅色,因為這兩種顏色在古時被視為尊貴和吉祥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