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穆,字顯慶,隴西成紀人,北魏至隋朝名臣,高平都督李斌之孫。出身將門,戰功卓著,支持隨國公楊堅擔任相國、平定蜀國公尉遲迥叛亂和改朝換代,拜太師,賜予丹書鐵券,擁有“讚拜不名、無反不死”特權,支持遷都大興城。病逝於長安,時年七十七,加贈冀州刺史,諡號為明。
李穆,自稱西漢騎都尉李陵的後人,李陵投降匈奴之後,他的子孫世世代代居住在北狄,後來鮮卑族建立政權,其家族隨著北魏政權南遷,重新回到汧州、隴州一帶居住。他的祖父李斌,以都督身份鎮守高平,因而以此為家,李穆風度俊雅精神昂揚,倜儻而氣節高尚。
宇文泰舉義旗入函穀關時,時年20歲的李穆便追隨於他,很受信任,李穆小心恭謹,不敢懈怠,宇文泰對他讚許不已,讓他隨侍身邊,出入臥室,當時沒有人能與他相比。侯莫陳悅殺害賀拔嶽後,宇文泰從夏州趕去解難,而侯莫陳悅的黨羽史歸占據原州,宇文泰命令侯莫陳崇率領輕裝騎兵前去偷襲,李穆預先在城內,與兄長李賢、李遠等人占據城門,接應侯莫陳崇,活捉了史歸,以戰功授都督,隨後李穆活捉竇泰,收複弘農,都立下戰功。李穆因推舉迎接北魏孝武帝,封爵永平縣子,食邑三百戶,他又統領地方軍隊,應軍功卓著而被晉封為伯爵。
李穆隨宇文泰與高歡對陣,在沙苑大勝,高歡棄逃,丟棄兵士八萬人,宇文泰追至河上,挑選留下士兵兩萬餘人,其餘放歸,李穆說:“高歡已經膽破,現在快速追擊,可以抓住他。”但是宇文泰不聽,論前後功勞,晉封公爵。李穆跟隨宇文泰在邙山攻擊東魏的軍隊,宇文泰因馬中箭受驚而在陣前墮馬、失去前進的道路,軍中也擾亂,都督李穆下馬將馬給了宇文泰,軍中士氣才得以複振。當宇文泰墮地將要被東魏的士兵追上時,當時宇文泰左右都散儘了,此時都督李穆下馬,用馬鞭敲打宇文泰的後背罵道:“下作的軍士!你的主公在哪裡,你要獨獨留在此地?”,東魏軍見宇文泰被辱罵鞭打,認為他不是貴人,於是舍棄二人繼續往前追擊。隨後李穆把自己的馬給宇文泰,二人都逃脫了。
不久,宇文泰和李穆相對而泣,回頭對近臣們說:“能成就我大業的,就是這個人!”於是命令李穆安撫慰問關中,李穆所到之處,立即平定,被任命為武衛將軍、儀同三司,晉封為武安郡公爵,增加食邑一千七百戶。又過了很久,宇文泰讚美李穆的誌氣節操,讚歎道:“人所寶貴的,隻有自己的生命,李穆能看輕自己生命,把我從危難中救出,即使再給他封爵升官,賞賜玉器綢緞,也難以報答。”因此賜李穆以鐵券,饒恕他十次死罪,不久,李穆開府治事,兼領侍中之職。
當初,邙山敗北,李穆將驄馬授給宇文泰,宇文泰於是將廄內的驄馬全部賜給李穆,並封李穆的姐妹為郡君、縣君,他的本宗已經母舅家,也皆得到各種賞賜。李穆轉任太仆後,跟隨於謹攻破江陵,增加食邑一千戶,進位為大將軍,進擊並打破了曲沔蠻,被授為原州刺史,宇文泰另拜授李穆嫡子李惇為儀同三司。李穆考慮到兩位兄長李賢、李遠都是佐命功臣,而子弟許多都擔當要職,李穆擔心過於盈滿而深感恐懼,因此堅辭不受,但宇文泰不允許,不久李穆遷任雍州刺史,兼任小塚宰。
宇文護執政時,李穆之兄李遠及李遠之子李植,因謀害攝政晉公宇文護,全部被殺,李穆應當坐罪,在此之前,李穆知道李植不是可以保家之人,多次勸李遠除掉他,李遠卻不接受。等到臨刑受死時,李遠哭著對李穆說:“顯慶,我不聽你的話,以至落到這個地步,這可怎麼辦!”李穆因此免於一死,除名被貶為民,他的子弟也都被罷免官職。李植之弟淅州刺史李基,本應連坐被殺,李穆請求用自己的兩個兒子換回李基的性命,宇文護認為李穆仁義而釋放了他們叔侄三人。不久,宇文護拜授李穆為開府儀同三司、直州刺史,並恢複李穆安武郡公的爵位。
楊堅做北周宰相時,外戚太師蜀國公尉遲迥作亂造反,派人招李穆,李穆扣留其使者,把聯絡造反的書信上交朝廷。李穆之子李士榮,認為李穆駐防之地有國家精銳部隊,私下勸李穆造反。李穆心懷猶豫,楊堅派柳裘和李穆的第十子李渾前去開導曉喻。柳裘見到李穆,曉以利害,李穆聽後十分高興,說道:“周朝的德行已經衰微,不管是糊塗人、聰明人,都能看到這一點。天命如果是這樣,我怎能違背?”於是誠心歸順楊堅,並將鑲有十三道玉環的金帶、象征天子的服飾送給高祖,且派李渾入京,對舉著熨鬥對楊堅說道:“希望其執掌權威以安撫平定天下”,楊堅很高興,李穆又以天命為憑據,秘密上表,勸楊堅登基。
楊堅接受禪讓後,頒布詔書說:“你曾有舊恩於我,又是我的父輩,恭敬地獲悉您的指示,不違大義,定於本月十三日恭順承接天命。”李穆來朝見,隋文帝走下廷階致禮,拜授他為太師,允許他讚拜時不自報姓名,並賜實封成安縣三千戶食邑。於是,在李穆的子孫中,即便尚在繈褓的,也都拜為儀同,他一家中手執象笏做官的子弟有一百多人。李穆的貴盛,在當時無人可比。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