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述,本姓破野頭,字伯通,代郡武川人,隋朝名將,北周上柱國宇文盛之子,梟雄宇文化及父親。自幼驍勇善戰,熟習弓馬,謙恭嚴密,初仕北周,拜開府,封濮陽郡公,擊破尉遲迥叛亂,拜上柱國,封褒國公。隋文帝即位,拜右衛大將軍,參與隋滅陳之戰,平定蕭瓛叛亂,協助晉王楊廣奪位。隋煬帝即位,參預朝政,授左衛大將軍,封許國公,開府儀同三司,滅亡吐穀渾,平定楊玄感叛亂,卒於江都,追贈司徒、尚書令、十郡太守,諡號為恭。
宇文述,本姓破野頭,祖先曾是鮮卑宇文部酋長宇文俟豆歸的仆人,便改姓為宇文。父親宇文盛,北周時期將領,屢有戰功,拜上柱國。年少時就很驍勇,熟習弓馬,因父親宇文盛的軍功,開始擔任開府。宇文述生性謙恭嚴密,北周權臣、大塚宰宇文護非常喜愛他,因此讓他以本官身份擔任自己的親信。北周武帝除掉宇文護,自己掌握政權後,召宇文述擔任左宮伯,累功升任英果中大夫,賜封爵位博陵郡公,不久改封濮陽郡公。
周宣帝宇文贇病死,周靜帝宇文衍年幼,左丞相楊堅專政,楊堅為預防北周宗室生變,穩固其統治權力,以千金公主將嫁於突厥為辭,詔趙、陳、越、代、滕五王入朝;因尉遲迥位望素重,恐有異圖,遂以會葬周宣帝為名,詔使其子尉遲惇召尉遲迥入朝;並以韋孝寬為相州總管赴鄴城取代尉遲迥。
尉遲迥恐楊堅專權對北周不利,公開起兵反對楊堅,時楊堅挾幼帝以號令中外,結好並州李穆,送千金公主與突厥和親,以消除北方之患;加強洛陽守禦,作為進討尉遲迥的戰略基地;並令計部中大夫楊尚希先發精兵3000人鎮守潼關,防其偷襲。楊堅調發關中兵,令韋孝寬為行軍元帥,率軍討伐尉遲迥,宇文述以行軍總管率步騎三千,從韋孝寬擊之。
大軍自洛陽進駐河陽,尉遲迥部將李俊正圍攻懷州,宇文述奉韋孝寬之命將其擊破,遂率軍東進至永橋鎮東南。隨即宇文述又與諸將在武陟之戰中擊敗尉遲惇,宇文述在作戰中衝鋒陷陣,俘敵甚眾,每戰有功,平亂之後,宇文述被破格拜上柱國,進爵褒國公,賜縑三千匹。
楊堅受禪登基,是為隋文帝,隋文帝立誌擊滅陳朝,統一南北,集中水陸軍518萬,東至大海,西到巴蜀,旌旗舟楫,橫亙千裡,自長江上遊至下遊分為八路攻打陳國,宇文述任行軍總管,領兵三萬準備南渡。宇文述率所部3萬人渡江,當時韓擒虎、賀若弼兩軍夾攻丹陽,宇文述進占石頭城,以為聲援。
隋軍攻入建康,俘虜陳後主,陳朝滅亡,陳朝吳州刺史蕭瓛拒不降隋,擁兵自立,吳地人共推他為主。東揚州刺史蕭岩也據州拒降,隋文帝楊堅派宇文述統行軍總管元契、張默言等率軍討伐,水陸並進。隋青州刺史落叢公燕榮率水軍從東海趕來,亦歸宇文述指揮,隋文帝下詔說:“公鴻勳大業,名高望重,奉國之誠,久所知悉。金陵之寇,既已清蕩,而吳會之地,東路為遙,蕭岩、蕭瓛,並在其處。公率將戎旅,撫慰彼方,振揚國威,宣布朝化。以公明略,乘勝而往,風行電掃,自當稽服。若使乾戈不用,黎庶獲安,方副朕懷,公之力也”。
時陳永新侯陳君範自晉陵投奔蕭瓛,與其合軍共拒宇文述軍。見宇文述軍至,蕭瓛懼,遂在晉陵城東立柵設營,又絕塘道,並派部將王褒守禦吳州,自率大軍進入太湖,欲從背後襲擊宇文述軍。宇文述率軍擊破晉陵城東敵軍營柵,隨即回兵攻打蕭瓛,大敗蕭瓛所部,斬蕭瓛司馬曹勒叉。另派兵一部襲陷吳州,王褒棄城逃走。蕭瓛收拾餘部退保包山,又被燕榮率水軍擊破。蕭瓛帶領左右數人藏於民家,被人抓獲。隨後,宇文述率軍進至奉公埭,蕭岩、陳君範以會稽降隋。蕭瓛、蕭岩被送往長安斬首。宇文述平定三吳之地,為日後統一嶺南奠定了基礎。宇文述因功拜一子開府,賜物三千段,拜安州總管。
楊堅登基之後,按慣例將其長子楊勇立為皇太子,同時將其餘四子封為藩王:次子楊廣為晉王,三子楊俊為秦王,四子楊秀為蜀王,五子楊諒為漢王。時晉王楊廣鎮揚州,與宇文述交往密切,為進一步拉攏宇文述,便奏請其為壽州刺史總管。楊廣此時已有奪太子之位想法,便請請宇文述為他出謀劃策。宇文述說:“皇太子失愛已久,令德不聞於天下。大王仁孝著稱,才能蓋世,數經將領,深有大功。主上之與內宮,鹹所鐘愛,四海之望,實歸於大王。然廢立者,國家之大事,處人父子骨肉之間,誠非易謀也。然能移主上者,唯楊素耳。素之謀者,唯其弟約。述雅知約,請朝京師,與約相見,共圖廢立”,楊廣聞後大喜,當即讓宇文述帶了大量財寶進京。
楊約當時為大理少卿,楊素凡有所為,都先與他商量,然後再去做。宇文述回京後,多次宴請楊約,酒酣之際,宇文述拿出所帶珍奇寶玩,讓楊約觀賞。楊約為人貪財,見如此多的珍寶,愛不釋手。宇文述提出與楊約賭博,乘機將珍寶輸與楊約。楊約所得既多,便覺得有些不好意思,於是回請宇文述吃飯。席間提起諸多珍寶來,宇文述說:“此晉王之賜,令述與公為歡樂耳。”楊約大驚道:“何為者”?宇文述說:“夫守正履道,固人臣之常致,反經合義,亦達者之令圖。自古賢人君子,莫不與時消息,以避禍患。公之兄弟,功名蓋世,當途用事,有年歲矣。朝臣為足下家所屈辱者,可勝數哉!又儲宮以所欲不行,每切齒於執政。公雖自結於人主,而欲危公者固亦多矣。主上一旦棄群臣,公亦何以取庇?今皇太子失愛於皇後,主上素有廢黜之心,此公所知也。今若請立晉王,在賢兄之口耳。誠能因此時建大功,王必鐫銘於骨髓,斯則去累卵之危,成太山之安也”。楊約然其說,隨即找到楊素,楊素也有此意,聞後大喜。從此,楊素常與宇文述密謀策劃此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