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亨,初名李嗣升,又名李浚、李璵、李紹,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母為元獻皇後楊氏,唐朝第八位皇帝,也是第一個在京師以外登基再進入長安的皇帝。安史之亂起,被玄宗任為天下兵馬大元帥,領朔方、河東、平盧節度使,負責平叛。唐玄宗西逃,他在馬嵬坡為百姓所留,與玄宗分道,北上至靈武。李亨在靈武即位。尊玄宗為太上皇,他命郭子儀與李光弼等將領討伐安史叛軍,先後收複長安、洛陽兩京。李亨病危,張皇後想廢除皇太子李豫,改立越王李係,李輔國、程元振出兵保護太子李豫,逮捕張皇後、李係等人。李亨病死時年五十二歲,廟號肅宗,諡號文明武德大聖大宣孝皇帝,葬於建陵。
李亨,出生在京都長安東宮之彆殿,初名李嗣升,其生母元獻皇後楊氏,出身於弘農楊氏,為關隴地區的名門望族,楊氏曾祖父楊士達在隋代任門下省納言,武則天的生母就是楊士達的女兒,父楊知慶以祖蔭為官。李隆基與楊氏成婚前幾天,李隆基被冊立為太子,不久楊氏懷孕,可是由於此時李隆基與太平公主關係緊張,他擔心太平公主會借題發揮,像隋文帝時太子楊勇、唐太宗時太子李承乾一樣,借口太子耽於女色難當大任而行廢立。正由於這種原因,李隆基內心焦慮,便讓屬下秘密弄來一些墮胎藥,打算將李亨扼殺於母腹之中,但思來想去,最終沒有施行。
李亨出生以後,沒有能夠與生母楊氏生活在一起,因為楊氏僅是太子姬妾,而太子妃則是後來做了玄宗皇後的王氏。在等級森嚴的宮廷中,太子妃的地位要比其他姬妾優越得多,此時的太子妃王氏一直沒有生育,楊氏自覺班次在王妃之下,不敢獨享為人母的喜悅,王氏便把李亨接到自己身邊,對他百倍嗬護,極為疼愛,“慈甚所生”,李亨兩歲時被封為陝王。
李亨的次兄李嗣謙被冊立為皇太子,五歲的李亨被拜為安西大都護,安撫河東、關內、隴右諸蕃大使,各設副使。他所任職事隻係遙領,並不出閣就職,從此,唐朝始開諸王遙領節度使之例。玄宗李隆基特意為諸王子選派了師傅教其學業,李亨有幸以賀知章、潘肅、呂向、皇甫彬等名士為侍讀,他的文化知識與素養提高很快。
李隆基於泰山行封禪大典,歸來後在安國寺東附苑城修建了一處巨大的宅院,號稱“十王宅”,玄宗把已長大成人的皇子安置在十王宅中,諸王分院而居,由宦官擔任監院使,負責管理諸王的日常活動。李亨在以忠王身份居於十王宅中,時年十五歲,李亨在十王宅中一直生活了十三年,直到太子李瑛被廢殺,李亨被封為忠王,改名浚,領朔方大使、單於大都護。
奚、契丹等少數民族進犯唐朝東北邊境,玄宗以李亨為河北道元帥,信安王李禕為副帥,率領禦史大夫李朝隱、京兆尹裴伷先等八總管討伐契丹等兵的入侵。李亨遙率諸將大破奚、契丹等部落的兵馬,因為此功,李亨被加封為司徒,改名為李璵。太子李瑛被廢殺,玄宗李隆基召宰相李林甫進宮商議立儲事宜,當時壽王李瑁的生母武惠妃最受玄宗恩寵,李林甫極力推薦李瑁。李亨被立為皇太子,先更名紹,後更名李亨。
從被推上政治前台的那一刻起,李亨就被顯而易見的政治威脅所包圍,威脅首先來自宰相李林甫,在李林甫以及後來的楊國忠等宰相成員,成為對太子威脅最大的政治勢力。在李林甫與太子之間的較量與鬥爭中,玄宗幾乎不出麵遏製或阻攔宰相李林甫,對太子李亨的輪番衝擊,這說明,他也是不情願看到太子李亨羽翼豐滿、勢力擴張。身為皇太子的李亨儘管心情會有些抑鬱,這卻是他此後一生政治生活道路上,最為安定的一個時期。這期間,來自宰相李林甫方麵的種種打擊,還沒有能嚴重到危及其太子地位的程度,朝廷之上對冊立皇太子之事,也暫時減少了議論與猜測。玄宗對於在十王宅中成長起來的皇三子李亨的政治資本頗為知悉,因此對他也沒有什麼不放心,玄宗也不願再如當年一日廢棄三子那樣剝奪李亨的繼承權。
曾任忠王友的隴右節度使皇甫惟明兼領河西節度使,從駐地來到京師長安,向玄宗進獻對吐蕃作戰中的戰利品,並與太子亨之間互有往來,皇甫惟明向玄宗明確表達了應當將李林甫撤職的態度,又大加讚譽韋堅的才乾。邊將皇甫惟明的介入,使雙方暗中的較量一下子成為公開的秘密,李林甫在得悉了皇甫惟明的密奏後,便利用宰相的有利身份,開始布置反擊並加快了行動的步驟。這時候,楊慎矜成為李林甫對付太子集團的一員乾將。
元宵之夜,李亨出遊,在市井之中與韋堅相見,韋堅匆匆與皇甫惟明相約夜遊,一同前往位於城內崇仁坊中的景龍道觀。以二人太子妃兄與邊鎮節帥的身份,夜間相約,私相往來,勢必會給宰相李林甫以可乘之機。李林甫立即要禦史中丞楊慎矜寫成報告,以韋堅乃皇親國戚,不應與邊將“狎昵”為由對韋堅提出彈劾,李林甫則向玄宗奏稱他們結謀,“欲共立太子”,玄宗得奏,毫不猶豫地下詔進行審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