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忱,初名李怡,唐朝第十七位皇帝,唐憲宗李純第十三子,唐穆宗李恒異母弟。初封光王,唐武宗死,李忱為宦官馬元贄等擁立,登基為帝。李忱勤於政事,孜孜求治,在位期間,整頓吏治,並限製宗室和宦官,將死於甘露之變中除鄭注、李訓之外的百官全部昭雪。在對外方麵,擊敗吐蕃、安定塞北、平定安南,並接納歸唐的河湟,設置歸義軍。為人明察沉斷,從諫如流,且能恭謹節儉,使局勢稍安。因服長生藥中毒,於大明宮駕崩,享年五十歲,在位十三年,諡號聖武獻文孝皇帝,廟號宣宗,葬於貞陵,後加諡元聖至明成武獻文睿智章仁神聰懿道大孝皇帝。
李怡,生於唐長安城大明宮,為唐憲宗第十三子,生母鄭氏原為鎮海節度使李錡的侍妾,李錡謀反失敗後,鄭氏入宮為郭貴妃的侍女,後來被唐憲宗臨幸,生下李怡。李怡被封為光王,論輩分,李怡是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的皇叔,論年齡卻比敬宗和文宗還小一歲。
李怡,為人持重少言,宮中都認為他不慧,他十多歲時,身患重病,當時病勢愈發沉重,忽然有光輝照耀其身,他便馬上一躍而起,端正身體,拱手作揖,像對待臣下一樣,他的乳母認為這是心病。但穆宗看過後,卻撫摸著李怡的背說:“這孩子是我家的英明人物,不是心病。”並賜給李怡玉如意、禦馬、金帶,安排母親郭太後的堂弟郭鏶擔任李怡的師傅。李怡常常夢見乘龍上天,他將此事告訴鄭氏,鄭氏對他說:“這個夢不應該讓旁人知道,希望你不要再說。”
李怡身經太和、會昌兩朝,愈加隱晦不露,與眾人在一起時,不曾多言。文宗、武宗常在宴飲集會之時強逼他說話,以此為樂,稱其為“光叔”。武宗為人豪氣,尤為瞧不起李怡,對他不甚禮遇。武宗病危,宦官馬元贄等認為李怡較易控製,就把他立為皇太叔,“勾當軍國政事”,並更名李忱,成為新的皇位繼承人。李忱監國後,滿臉悲傷地接待臣下,決斷事務,眾人這才見到他的隱德。武宗駕崩,李忱登基稱帝,時年三十七歲,是為唐宣宗。
李忱非常喜歡讀《貞觀政要》,在即位後便勤於政事,孜孜求治,致力於改善中唐以來所遺留下來的種種社會問題。他對內貶謫李德裕,結束牛李黨爭;抑製宦官勢力過分膨脹;打擊不法權貴、外戚,他把死於甘露之變中除鄭注、李訓之外的百官全部昭雪。
李忱勤儉治國,體恤百姓,減少賦稅,注重人才選拔。在對外問題上,李忱不斷擊敗吐蕃、回鶻、黨項、奚人,收複安史之亂後被吐蕃占領的大片失地,使唐朝國勢有所起色,百姓日漸富裕,使本已衰敗的朝政呈現出“中興”的小康局麵。因此,史家對李忱評價極高,認為他是和文景之治的漢文帝和貞觀之治的唐太宗一樣的明君”曆史上把這一時期稱之為“大中之治”。
儘管李忱本人在即位後“憂勤無怠”,但天下常發生水旱災害,因所任將帥管理不當,各藩鎮也相繼發生叛亂:宣州都將康全泰驅逐其觀察使鄭薰、湖南都將石再順驅逐其觀察使韓琮、廣州都將王令寰驅逐其節度使楊發、江西都將毛鶴驅逐其觀察使鄭憲。李忱分命崔鉉兼領宣、池、歙三州觀察使、溫璋任宣州刺史、蔡襲任湖南觀察使、李承勳任廣州節度使、韋宙任江西觀察使,平定了各州叛亂。
李忱因為食用太醫李元伯所獻的仙丹中毒,病渴且中燥,身體狀況非常糟糕,一連一個多月都不能上朝,病入膏肓的李忱駕崩,享年五十歲,群臣上其諡號為聖武獻文孝皇帝,廟號宣宗,葬於貞陵,追諡李忱為元聖至明成武獻文睿智章仁神聰懿道大孝皇帝。
因李忱在位時國家相對安定,所以直至唐朝滅亡,百姓仍思詠不已,稱他為“小太宗”,史家把這一時期稱為“大中之治”。但亦有觀點指出李忱“知為君之小節,而不知其大節”“精於聽斷,而以察為明,無複仁恩之意”,最終招致“內臣爭立嗣君,幾至於亂”的後果。
喜歡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請大家收藏: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