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勖,一作李存勖,小名亞子、亞次,出生晉陽,沙陀族,唐末五代軍事家,後唐王朝開國皇帝,晉王李克用之子。曉音律,習春秋,通大義,善騎射。隨李克用討伐邠州王行瑜,為唐昭宗所賞識,遙領檢校司空、隰州刺史,後改封汾、晉二州刺史。李克用薨逝,李存勖襲封河東節度使,承繼晉王之位,在潞州之戰中大敗後梁,後休兵行賞,厲行整飭,禁盜賊,恤孤寡,征隱逸,止貪暴,峻堤防,寬獄訟,晉地漸安,攻占幽州、鎮州、魏州,儘有河北土地及甲兵,後李存勖親自率兵與後梁軍連年鏖戰。於魏州登基稱帝,改元同光,因曾受唐朝賜李姓,入皇籍,故以唐室後裔自居,沿用大唐國號,史稱後唐。
滅亡後梁,建都洛陽,滅亡前蜀,取得漢中及兩川之地。後期心滿誌驕,大修宮殿,搜刮民財,猜忌功臣,寵信伶人,自取藝名“李天下”,又任用孔謙為租庸使,峻法剝下,厚斂奉上,賦役繁重,軍士匱乏,四方饑饉,怨聲載道,兵變蜂起。李存勖派李嗣源率兵鎮壓以趙在禮為首的鄴都兵變,李嗣源卻與叛軍合謀,回師攻打洛陽,李存勖死於興教門之變,諡號光聖神閔孝皇帝,廟號莊宗,安葬於雍陵。
李存勖,出身於西突厥沙陀部,本姓朱邪,世為沙陀酋長。祖父朱邪赤心因鎮壓龐勳兵變有功,被唐朝皇帝賜為李姓,編入宗室譜籍;父親李克用,官至河東節度使,封晉王,駐節太原,建立河東割據勢力(晉國)。當時,梁王朱溫盤踞宣武鎮,控製中原地區,李克用與朱溫為爭奪中原霸權,進行了二十餘年的梁晉爭霸戰爭。
李存勖是李克用與側妃曹氏所生,自幼便善於騎射,膽略過人,心性豁達,深得父親寵愛,他愛讀《春秋》,略通微言大義,而且精擅音律,可謂文武雙全。
邠寧節度使王行瑜聯合鳳翔節度使李茂貞、鎮國節度使韓建,攻入長安,謀廢唐昭宗。李克用率軍勤王,討平三鎮叛亂,李存勖時年十一歲,也隨軍征戰,並入朝獻捷,受到唐昭宗的誇獎與賞賜。不久,李存勖被授為檢校司空,遙領隰州刺史,後改領汾州、晉州。
李克用因太原兩次被梁軍圍困,無力抗衡朱溫,為此憂慮不安,李存勖勸慰道:“物不到極點不會反複,惡不到極點不會消亡。朱溫威逼天子,覬覦帝位,陷害良善,可謂是自取滅亡。我家三代儘忠王室,如今雖因勢窮力屈無法報效,但也無愧於心。父親您應忍耐靜觀,積蓄力量,以待朱溫衰弱之時再圖複興,怎能輕易就灰心喪氣呢。李克用因而釋然。
朱溫遣軍攻打滄州,幽州節度使劉仁恭遣使向李克用求救,李克用惱怒劉仁恭的反複無常,不願發兵援助,李存勖卻道:“如今朱溫已占據天下的九分之七,連魏博、成德等藩鎮也歸附於他,黃河以北能與之對抗的隻剩下我晉國和劉仁恭了。如果我們不救劉仁恭,形勢將會對我們更加不利。而若出兵援助,可使我晉國重振雄風,萬不能因嫌怨而失此良機。”李克用遂遣軍攻取潞州,迫使朱溫由滄州撤兵。
朱溫篡唐稱帝,建立後梁,史稱梁太祖,改元開平,定都於汴州,但李克用拒不承認後梁政權,仍沿用唐朝天佑年號,以複興唐朝的名義與後梁相對抗,成為後梁北方最大的威脅。朱溫派十萬兵馬圍攻潞州,修築夾寨,李克用命周德威援救潞州,但周德威與梁軍對峙年餘,卻始終不能解除潞州之圍。
李克用病逝,李存勖繼任河東節度使,襲封晉王,時年二十四歲。當時,李克用的養子李存顥、李存實等人自恃手握軍權,又年長於李存勖,對李存勖襲位非常不滿。他們有的稱病不朝,有的見而不拜,甚至慫恿叔父李克寧發動叛亂,意欲謀害李存勖,投降後梁。李存勖沉著應對,首先取得監軍張承業、大將李存璋等人的支持,而後搶先行動,在府中埋伏甲士,擒殺李克寧、李存顥等人,初步穩固了國內政局。
李存勖親自率軍援救潞州,抵達潞州北麵的黃碾,梁軍本以為李存勖年輕繼位,必然不敢出軍,對此毫無防備,也未派出斥候探查。李存勖伏兵於三垂岡下,趁著大霧直攻夾寨,出其不意的大破梁軍,徹底解除了潞州之圍,經此一戰,晉國兵威大振。不久,李存勖返回太原,犒賞軍士,而後開始整頓內政,他嚴肅軍紀、撫恤孤寡,任用賢才,懲治貪腐,寬緩刑罰,打擊盜賊,使得晉國民俗大變,百姓歸心。
朱溫遣軍三千進駐深州、冀州,企圖奪取成德、義武兩鎮。成德節度使王鎔、義武節度使王處直先後遣使向李存勖求援,表示願與晉國結成反梁同盟,共推李存勖為盟主。李存勖力排眾議,毅然發兵相救,他親率晉軍東進,進至距離柏鄉五裡處的野河北岸,與梁軍隔河對峙。
李存勖命周德威率三百精騎到梁軍營前挑戰,激怒梁將王景仁,將梁軍誘至鄗邑以南的平原曠野地帶,他利用地形優勢,以逸待勞,在梁軍疲憊時率騎兵突擊,大破梁軍,俘獲梁軍將校二百八十五人,斬首二萬級。此戰,梁軍伏屍數十裡,龍驤、神威、神捷等精銳禁軍全軍覆沒,王景仁、韓勍、李思安僅率數十騎連夜逃歸,成德鎮、義武鎮從此徹底倒向晉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