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敬瑭,沙陀族,太原人,後唐明宗李嗣源的女婿,五代十國時期後晉開國皇帝。以善射被李嗣源倚為心腹,李嗣源討趙在禮,至魏州,石敬瑭統親軍擁李嗣源為主,迅速占領汴州。李嗣源不久即位,石敬瑭因此先後被任命為保義、宣武、天雄、河陽、河東節度使。李嗣源死,子李從厚繼位,為閔帝,加石敬瑭中書令,調任成德節度使,後又鎮守太原。李從珂反,閔帝出奔,路遇石敬瑭,被石敬瑭挾留在衛州。不久,閔帝為李從珂所殺,李從珂即位,為末帝,末帝猜忌石敬瑭,命石敬瑭移鎮天平軍。
石敬瑭遂與桑維翰、劉知遠等謀反,以割地、稱臣、稱兒為條件,請求契丹出兵相助。契丹主耶律德光立石敬瑭為帝,國號晉,史稱後晉,改元天福,後晉割幽雲十六州給契丹,並每年獻帛三十萬匹。後晉和契丹合兵攻克洛陽,後唐滅亡,石敬瑭遷都汴州,升汴州為東京,置開封府,改洛陽為西京。在位期間,連年發生兵亂,且依附契丹,使中原地區動蕩不安,吐穀渾活動於河東,對契丹造成威脅,石敬瑭因此受到責問,憂鬱成疾而死,享年五十一歲,廟號高祖,諡號聖文章武明德孝皇帝,葬於顯陵。
石敬瑭,父親名叫臬捩[nièliè]雞,西部少數民族,後自朱邪歸唐,從朱邪入居陰山,其後,李克用起於雲、朔之間,臬捩雞因善騎射而投奔李克用,官至洺州刺史。石敬瑭生於太原汾陽裡,家裡排行老二,從小就沉默寡言,喜歡讀兵法書,非常崇拜戰國時期趙國名將李牧和漢朝名將周亞夫。時任代州刺史李嗣源對他很器重,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李存勖聽說他善於騎射,把他提拔到自己身邊,李嗣源請求將他調往軍中,李存勖同意了。李嗣源讓他統領自己的親軍精銳騎兵“左射軍”,號稱“三討軍”,視他為自己的心腹之將。
此後,石敬瑭跟隨李嗣源轉戰各地,成為李存勖的一員驍將,在和後梁大將劉鄩對陣交戰時,劉鄩襲擊還沒有列好陣勢的李存勖,軍情危急,石敬瑭立即率領十幾名親軍馳入敵陣,東擋西殺,左衝右突,遏止住了敵人的攻勢,掩護李存勖後撤。事後李存勖稱讚他勇猛威武,撫摩著他的背脊說:“大將門下出強將,這話不錯啊”,並頒賜給他財物,又親自送給他酥食,石敬瑭由此而名聲遠揚。
除了救李存勖之外,石敬瑭還多次救過他的嶽父李嗣源。李存勖、李嗣源與劉鄩戰於莘城,李嗣源與石敬瑭陷於陣中,石敬瑭挺身揮劍,來回輾轉苦鬥,奔跑數十裡,大敗劉鄩。晉軍和後梁大將賀瑰激烈爭奪黃河沿岸時,晉軍先攻下了楊柳鎮,李嗣源卻中了劉鄩的埋伏,危急時刻又是他這個愛婿率軍殿後,拚死掩護他撤退,才得以領兵突出重圍。
不久後,梁晉又大戰於胡柳陂,由於李存勖的冒險出戰,使大將周德威不幸戰死,石敬瑭又率領他的左射軍和李嗣源一起重整軍隊,將後梁軍隊殺得損失殆儘。石敬瑭跟隨李嗣源在德勝渡擊敗後梁大將戴思遠,斬首兩萬多人。在胡盧套作戰,後唐軍隊逐漸敗退,石敬瑭迎著敵軍精銳,拔出長劍,殺開血道,用身體保護李嗣源撤退,敵人乾望著他,無人敢上前阻擊。石敬瑭跟隨李嗣源觀察梁軍陣地楊村寨,部下都沒有披甲,突然敵軍出其不意,用武器掩襲李嗣源,兵刃將要刺到李嗣源背部,石敬瑭手持戰戟衝上前,用力一擊,幾個凶悍的敵人從馬上滾落下來,李嗣源才免於一死。
後唐莊宗李存勖稱帝,派李嗣源越過黃河,孤軍深入襲取鄆州。鄆人開始沒有發覺他們,石敬瑭率領五十個騎兵跟隨李嗣源渡過濟水,突襲東門進到了城內,鄆兵前來阻擊,石敬瑭被刀刺中,仍像羽翼那樣保護李嗣源,把士兵部署在大道上,堅守不移,等到後續騎兵接連不斷地到來,才攻取了鄆城的中心地帶,而占據了鄆城。接著平定汴水,滅掉了後梁宗室,成就了莊宗一統天下的局麵,促成李嗣源建立不朽的功績,其中石敬瑭與李從珂功勞最大,莊宗時石敬瑭官位不顯赫是因為不喜歡自我誇讚的原因,這隻有李嗣源心裡明白。
石敬瑭不僅在戰場上救嶽父李嗣源,在遇到政治難題時又是他為李嗣源分析局勢,指點迷津。這方麵最突出的就是勸李嗣源順應時勢,在兵亂時追求帝位。
在趙在禮兵變魏博時,朝廷派遣元行欽去招降而未成功,大家議論紛紛,認為非李嗣源不能招降趙在禮,李存勖於是任李嗣源為統帥,派去鎮壓,但到了魏州時,自己的軍隊也發生了兵變,請求李嗣源在河北稱帝。
李嗣源對李存勖沒有二心,接受了霍彥威的勸諫,這時就想隻身回去向李存勖言明真情,石敬瑭極力反對他這種不明智的做法,他說:“豈有在外領兵,軍隊發生兵變後,其主將卻沒事的道理?況且猶豫不決是兵家大忌,不如趁勢迅速南下。我願領騎兵三百先去攻下汴州,這是得天下的要害之處。得之則大事可成。”李嗣源這才醒悟過來,立即派他領兵先行,自己隨後跟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