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重榮,小字鐵胡,朔州人,五代十國時期後唐、後晉時期將領。頗有膂力,精於騎射,出任振武軍巡邊指揮使。支持河東節度使石敬瑭起兵奪位,擔任成德軍節度使。通曉文吏,勤於政事,反對後晉高祖石敬瑭向契丹過分妥協,起兵反叛,兵敗被殺。
後晉開國皇帝石敬瑭,在契丹主耶律德光的扶植下登上帝位,並拜年紀比自己小11歲的耶律德光為父皇,自稱兒皇帝。
當時,契丹對境內北邊諸族橫征暴斂並脅迫各部落,意圖進犯中原,北方部族不願為契丹效力,吐穀渾、沙陀,突厥等部落首領紛紛攜帶部眾,投奔中原王朝。黃黨項、逸利、越利諸族部落首領也遣使送上契丹授予的委任狀、詔書、旗幟等物,希望後晉聯合諸部落,共同抵抗契丹。
幽雲十六州的人民,思歸中原之心更為迫切,朔州節度使趙崇聯合本城將校殺掉遼節度使劉山,希望回歸中原王朝。安重榮則招誘一些部落進入關內,耶律德光得知此事,立即責令石敬瑭,將這些人押送回遼,並要他嚴罰保護部民的官吏
石敬瑭迫於安重榮實力強勁,隻派供奉官張澄帶領兵士二千,將已居住在並、鎮、忻、代一帶的少數部族驅逐回原地,但少數部族去而複來,安重榮又將他們收留並順勢招兵買馬,編冶甲兵,伺機發難。
石敬瑭囑托安重榮對契丹恪守成約,勤謹事奉,安重榮卻上書主張抗遼,細述了遼境內反抗浪潮、各部落向往中原王朝、盼歸之心似箭、有的部落冒險棄暗投明以及朔州節度使倒戈的情況,強烈要求後晉征討契丹。
如此,所有受契丹壓迫的部落會群起響應,後晉必能勝券穩操,大獲全勝,上可洗國恥,下可慰人望。安重榮又將奏章要旨書寫成文,傳閱於後晉文武大臣及四方藩鎮,頗得朝野上下的理解與同情。石敬瑭閱畢奏章,見安重榮反形已露,親至鄴都,連下十道詔書勸諭安重榮,安重榮見石敬瑭如此,決心反叛。
石敬瑭北巡鄴都,京城空虛,安重榮致書山南東道節度使安從進,讓他起兵造反以形成南北夾擊之勢,安從進一起兵,安重榮立即率部響應。
這一年,旱、蝗災害嚴重,百姓困頓不堪,安重榮以抗遼相號召,很快聚集起饑民數萬人撲向鄴都,聲言要覲見石敬瑭。隊伍行至宗城,與前來鎮壓的杜重威部遭遇,雙方交戰之緊要關頭,素與安重榮有矛盾的趙彥之突然倒戈,奔降晉軍。
安重榮措手不及,大敗而逃,其將士2萬餘人皆潰散,大部分凍餓、被殺而死,隻有安重榮及10餘名騎兵得以生還,他們動員全城軍民把守鎮州城門。杜重威派大軍重重包圍鎮州,鎮州軍民奮力死戰,拒不投降,重創晉軍。
後來,安重榮手下將領投降後晉,從城西水碾門引晉軍入城,守城軍民2萬餘人被殺。安重榮又率領僅存的吐穀渾數百名騎兵退至牙城,並力守禦,終因饑困力竭,寡不敵眾而失敗。安重榮被後晉軍隊俘獲,石敬瑭下令將安重榮斬首,將他的首級裝在一個匣子裡,送予遼帝。
安重榮,舉兵反叛石敬瑭的鬥爭雖然失敗,但其民族氣節值得肯定,至今在河北清河、威縣古運河沿岸一帶,還遺有安重榮舉兵反叛後晉石敬瑭的故事傳說。
喜歡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請大家收藏: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