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顧元臣坐定後,朱楨笑道:“要不怎麼說做買賣的鼻子尖呢?本王頭一天上班,你就尋著味兒就來了。”
“這不是好長時間沒見王爺,心裡想念的緊嗎?”顧元臣笑道:“我沒事就在王府門外轉悠,今天看見兩位藩台的車來了,哪還忍得住?”
“不對,你肯定有事。”朱楨搖頭笑道。
“嘿嘿,果然什麼都瞞不過王爺。”顧元臣笑眯眯地打開內襯筍葉的竹簍,從中取出一塊碟子大小的圓餅,雙手奉到朱楨麵前道:“再過兩天,第三屆雲南茶馬交易會就要開幕了,在下僅代表雲南茶馬總會,恭請王爺和諸位大人蒞臨。”
說著每人奉上一塊圓餅,一塊不多,一塊不少。
顧元臣又對朱楨笑道:“這茶馬交易會還是當年王爺下旨舉辦的,結果前兩屆的時候王爺都不在昆明,上上下下無不遺憾至極。這次終於等到王爺了,上上下下無不翹首以盼,就指著為臣將王爺請到。事不過三,求王爺千萬賞臉。”
“都第三屆了呀。”朱楨不禁感慨道:“越辦越正規了呀,還帶伴手禮的。”
那請柬就貼在圓餅之上,圓餅自然是伴手禮了。
“喲,普洱茶!”朱楨揭開請柬,打量著下頭那白棉紙包著的圓餅,不打開就知道是什麼東西。
“王爺識貨!”顧元臣豎起大拇指笑道:“這是我們茶馬總會茶葉局精製而成的極品普洱茶,請王爺和諸位大人不吝品嘗。”
“哦,是普茶啊。”眾人紛紛打開花花綠綠的包裝,看到裡頭果然是一塊茶餅。
普洱茶這玩意兒他們自然不陌生,因為茶馬貿易的茶,指的就是普洱茶呀!隻是這年月都叫普茶,還是朱楨提議改名叫普洱茶,跟以前做一個區彆。
因為普洱茶的產地在西雙版納、普洱、臨滄一帶,地處偏遠,受限於當地經濟文化水平,之前普洱茶的加工工藝十分落後。也沒有茶人茶學家,像研究綠茶那樣去研究它的工藝口味,所以口感相當苦澀,說白了就是不好喝。
對雪區和西南的那些土人們來說,茶葉是剛需,他們又不可能去采購中原昂貴的綠茶,所以隻能喝這種粗糙的普洱茶。當然那些王公貴族、土司老爺們,還是要喝中原運來的綠茶的。
內地的百姓更不用說,完全不認這種粗茶,這也是這種茶葉隻能在邊遠地區流行的原因。
顧元臣被朱楨留在雲南,擔任茶馬總會會長後,便一直設法將茶馬貿易做大做強。
尤其是大明征服了勃固,讓雲南有了出海口以後,顧元臣便心心念念想讓雲南的茶葉搭上海外貿易的順風船。
結果卻被海商們嫌棄了。他們都覺得這種茶太過粗鄙,肯定沒有銷路,所以不願意采購。
顧元臣便痛定思痛,決定改變滇茶落後的麵貌,於是他在雲南茶馬總會下,設立了茶葉局,統管雲南茶葉貿易。
並買下了雲南最頂級的六大茶山,挑選最好的茶葉,由製茶師手工精製成外觀酷似滿月的圓餅。然後將每七塊餅茶包裝為一筒,重四十九兩,以方便運輸和記重。
而且顧元臣不愧是江南來的大商人,很有商標意識,在包裝上印有茶餅的產地、等級、製茶師傅,還蓋了個‘雲南茶葉局監製’的大戳,檔次確實高了許多。
顧元臣過去兩年一直在忙這件事,這些茶餅就是他的心血之作,為了能讓它們迅速打開市場,他又想到了這個把請柬貼在茶餅上送出去的法子。
這樣不僅能最大限度的在上層推廣他的‘七子餅茶’,還能勾起人們的好奇心,都想嘗一嘗顧大官人煞費苦心推出的高檔茶餅,到底有多大的改進。
朱楨便命人當場煮了一壺。隻見此茶湯色清澈、口感清爽、帶有輕微的苦澀和明顯的回甘。味道還真是大為改善!於是欣然同意參加兩天後的茶馬交易會。
本章完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