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之後,每次送到宋珣這裡的奏折,宋珣都會給太子妃送去。
太子妃處理之後,他就把太子妃的處理結果給抄上去。
漸漸的,朝中的文武百官包括皇帝,都對宋珣滿意了不少。
雖然他懶惰,不愛上早朝,每每上朝都把朝臣們懟的想吐血,但是奏折倒是處理的不錯。
雖然有些地方的見解有些稚嫩,但總體還是不錯的,是一個合格的太子。
不對的那些被指出來之後,就不會在犯錯。
內閣的幾位閣老對宋珣越來越滿意。
唯一讓他們不滿的就是宋珣實在是太懶惰了,除了那些紈絝子弟,正經人誰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
實在是太懶惰了。
太子妃每天處理著奏折,雖然很疲憊,但整個人都格外興奮。
尤其是那些奏折被翻回來,上麵內閣閣老們或者皇帝的批注,讓她受益匪淺。
為自己的淺薄見解感到慚愧,太子妃沒有氣餒,反而更努力了。
總有一天,她能做到最好。
時間緩緩流逝,轉眼過去了十年,太子處理朝政處理的越發得心應手。
雖然太子依舊懶惰,但朝臣們已經習慣了。
甚至開始自我安慰,這些都是小事情,太子殿下不是紈絝,朝政還處理的不錯,他們還有什麼不滿意的。
想到太子殿下以前的名聲,他們可不能把太子殿下逼急了。
若是把太子逼的撂挑子的,變成之前那副模樣,可有他們哭的了。
十年過去了,皇太孫都到了娶妻的年紀。
太孫妃是太子妃詢問過兒子的意見之後,精挑細選的兒媳婦。
聰明伶俐,蕙質蘭心,協助太子妃把東宮打理的井井有條。
在看到重孫之後,皇帝的身體徹底的撐不住了,看著人丁興旺的宋家,皇帝毫無遺憾的閉上了眼睛。
先帝駕崩,宋珣登基為帝,立太子妃為皇後,嫡長子為太子。
登基之後的宋珣更加放飛自我,連上朝都不去了。
直接讓皇後代替他上朝,處理朝政。
這件事在朝堂上掀起了一陣軒然大波,後宮不得乾政,皇後如此明目張膽的代替皇帝上朝,這成何體統。
尤其是在朝臣們知道,這些年來,皇上的奏折都是皇後處理的。
滿朝的文武大臣們隻覺得腦袋嗡嗡的,什麼都聽不見了。
這怎麼可能?
隻是接下來發生的一切由不得他們不相信,這些年來,讓他們格外欣慰的太子殿下居然是太子妃。
想到他們在奏折內寫的那些肉麻的溢美之詞,他們隻覺得腦袋嗡嗡的。
恨不得找個地洞鑽進去,腳指頭瘋狂搓地。
先帝啊!臣恨不得追隨您去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