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後來,c和zhang是不是得獎已經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大家本身觀點的對立,以及各種對問題的不同看法,才是問題的主軸。
奧斯卡成了一個開啟話題的工具。
不過相對來說,漂亮國之外,要好一些,輿論並沒有那麼複雜。
歐洲、南美、澳洲一些權威媒體,相繼報道了新一屆奧斯卡的消息。
華國作品大獲全勝這件事,對他們來說,也是個很讓人驚訝,會給觀眾帶來新鮮感的事,因此報道的力度不小。
至於亞洲更不用說,奧斯卡雖然地域屬性很重,但終究是這個星球上最知名的影視獎項之一。
此前李鞍是唯一一個亞洲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的人,如今則又多了兩個。
呂鐘則是第一個亞洲的奧斯卡影後。
因此,哪怕是霓虹和棒國心裡再酸,在報道這件事的時候,也是不遺餘力。
在他們看來,這是亞洲人的榮譽。
而在這種情況下,陳麟風的國際地位,尤其是導演方麵,飛速飆升。
說起亞洲的電影大導,必有他的名字。
至於張一謀,更是提早一步進入大師領域。
陳麟風壞就壞在年級還太小,世間豈有20歲的大師?
然而事物是相對的,年輕也會有年輕的好處。
陳麟風本身就是非常出名的演員和作家,再加上奧斯卡導演這一層光環,因此也就成了最負盛名的明星。
初步觀察來看,國際聲譽比當初巔峰期的房龍,也分毫不差。
國內方麵,《夕陽》又一次登上新聞聯播。
這次因為要介紹的人有點多,時長擴充到一分半,張一謀、陳麟風、呂鐘都是重點介紹對象。
可憐的茜茜再一次被忽略了。
排除新聞聯播之外的官方輿論,對於李鞍的報道相應的增多。
將其稱為國內前三的大導演。
很明顯,這是拿李鞍來作對比,襯托張一謀和陳麟風。
要知道,此前雖然李鞍的名聲地位不差,但官方輿論其實是在有意無意的忽略他的存在。
因為不是內地出身,卻又在成就上超出內地導演,宣傳起來會比較尷尬,乾脆少說。
然而此時不一樣,有了兩個能在硬榮譽上壓過他的導演,那就不比再諱言了。
就是不知道,對於李鞍本人來說,多的這些宣傳,是好還是不好了。
伴隨著這一整個過程,陳麟風的粉絲們就像是過年一樣,可了勁的撒歡,各處社交平台,都少不了他們的身影。
劉茜茜的粉絲也跟著一起釋放情緒,反正軍功章也有我們天仙的一半。
其他明星的粉絲對此視而不見,完全躺平。
沒辦法,勢頭不對,根本爭不過。
這其中還出現了一些雜音。
不知道到底是不是真粉的一批人說,《夕陽》就不應該帶張一謀,否則小陳就一躍而成為國內甚至亞洲的第一導演了。
然後很快,陳麟風的真粉絲們大批出動,把這部分聲音給鎮壓了:
我們風神不是那種過河拆橋的人,《夕陽》沒有張導的加入,根本不會有這麼輝煌的成就,大家是相互成就,沒有誰帶誰一說。
其實這是陳麟風提早就定好的調子,不能有膨脹心理。
粉絲群裡早就達成共識了。
沒想到,真有這種串子出現,因而果斷鎮壓之。
……
好萊塢這邊,陳麟風沒有急著回國,先是把《無限世界》的事情收尾。
拍攝內容基本上都結束了。
最多後期如果再有什麼小問題,進行補拍。
接下來重點是剪輯,陳麟風跟隨布魯克海默一起,進入了剪輯室。
羅素兄弟當然會參與剪輯的過程,但他們沒有終剪權,隻能提建議。
而陳麟風因為奧斯卡的原因,話語權大大提高,反而真正超過了羅素兄弟。
不過,有關《無限世界》的劇情,他們此前已經討論過多次,並沒有太多異議,倒也不會有太多爭執。
陳麟風盯著剪輯的同時,也會上一些節目,參加各種電視訪談。
難得拿下奧斯卡,趁著這波熱度,怎麼也要再刷一波臉,在老美心中多刻下一些印象。
隻是畢竟人種國度不同,也隻能多留存一些印象。
想要像霓虹或者棒國那樣,獲得更進一步的支持,比較難。
更彆想像國內那樣,被全身心的支持,根本想都不要想。
但哪怕如此,這種片麵、部分的支持,也是有其意義在的。
陳麟風這些年,能在國內少有人黑。
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於他總是能在國外“開疆擴土”。
這種行為本身,是符合整體國人的情感傾向和無聲支持的。
國內有些人哪怕看他不爽,但因為他屬於是為國爭光,在彰顯華人的存在感,故而很多時候都儘量克製,不去招惹他。
當然主要也是招惹不過。
在奧斯卡之後的這些采訪裡,就沒有之前那麼和諧。
有很多記者,除了影視方麵的話題,也開始問很多尖銳的問題,比如“華國的人權”“皿煮”“茲有”等問題。
言談中,也是希望他能投身於“文明世界”,不要執迷不悟。
陳麟風儘量給敷衍過去,沒有太多的談這方麵話題。
還能怎麼談,他隻要一說心裡話,那種骨子裡的看不起,就要暴露出來。????還要賺他們錢呢,還是暫且避開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