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一將功成萬骨枯_曆代王朝更迭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玄幻魔法 > 曆代王朝更迭 > 第122章一將功成萬骨枯

第122章一將功成萬骨枯(1 / 1)

白起用水攻,將楚軍的精銳打擊殆儘,此後一年的時間內,更是所向披靡,楚國再也找不出可以抵擋一時的軍隊出來,因而連其都城郢都也落入了白起軍隊的手中。見楚頃襄王落荒而逃,秦昭襄王則興奮不已,和宣太後一樣,他們都沒有料到,白起竟然再一次給予了秦軍戰爭曆史的一個奇跡。如同當初宣太後捧秦王上台一樣,這一次他們都齊心協力,儘可能地給予白起以幫助,並且還下了一道諭旨,讓白起乘勝追擊,擴大戰果。於是,白起在攻破楚國都城之後,分兵三路向楚國的其他地方進軍。第一路向南攻到了洞庭乃止;第二路向西攻到了夷陵(今湖北宜昌東南);第三路向東攻到了竟陵乃罷。短短數月時間,楚都周圍數百裡遼闊富庶的土地儘歸秦有,秦國的實力得以再一次增強。為了徹底地控製被占領區,秦昭襄王下令,在這些地區設置南郡,其治所就是曾數百年為楚都的江南第一大都會——郢都,楚國似乎就這樣滅亡了。但是當時的人們都相信,他們隻要有共同的祖先,就能在其精神的維係下,不斷地凝聚起來。而楚人的祖先,就葬在秦國西路軍所占領的夷陵地區。白起認為隻有徹底地將楚人的精神絞殺,楚國才不會死灰複燃。但是秦國當時的掌權者是宣太後,宣太後乃楚國的貴族,如果白起毀了夷陵,不就是間接地掘了宣太後的祖墳嗎其實,倒是白起多慮了,他隻知道宣太後是個楚國人,卻不了解宣太後早就一心向秦,在秦國徹底安家落戶了。昔日她為了秦國後方穩固,可以出賣色相引誘義渠王,今日為了秦國的強盛,應該亦不會在乎區區幾座墳墓。於是在宣太後的一聲令下,白起放了一把火,夷陵就此成為曆史的回憶,留下的隻是些微的斷壁殘垣。白起在燒毀夷陵的同時,也不禁心底發顫,幸好自己是宣太後的盟友而不是敵人。論打仗,宣太後不如他白起,但是論到玩弄政治權術,白起全然不是宣太後的對手。白起以為,此後楚人再也提不起任何鬥誌,隻能論為秦國的附庸。豈料物極必反,他用一江大水,將楚國35萬生命席卷吞沒,楚人已經對其十分怨憤;他又用一把大火,將楚國的宗廟毀於一旦,國仇家恨,不共戴天。所以全體楚人在這一刻立下重誓:楚雖三人,亡秦必楚。這個時候,一個對後世影響深遠的人物自投汨羅江了,這個人就是屈原。當楚國國都郢被秦軍踏在鐵騎之下時,屈原寫下了膾炙人口的《哀郢》:皇天之不純命兮,何百姓之震愆民離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東遷。去故鄉而就遠兮,遵江夏以流亡。出國門而軫懷兮,甲之朝吾以行。(本章未完,請翻頁)發郢都而去閭兮,怊荒忽其焉極楫齊揚以容與兮,哀見君而不再得。望長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過夏首而西浮兮,顧龍門而不見。心嬋媛而傷懷兮,眇不知其所蹠。……正所謂東邊日出西邊雨,幾家歡喜幾家愁,就在楚國一片仇怨慘淡,對白起恨入骨髓之時,秦國那些渴望建功立業的人,則對白起敬若神明。秦昭襄王等待的機會終於來了,論起功勞之大,整個秦國除了白起不作第二人想。從很多場合中都可以看出,白起對於秦昭襄王很是忠心。秦王認為隻要大肆封賞白起,就可以達成一石三鳥的效果:一來,可以獲取白起的更大忠心;二來,可以讓一些崇尚白起的人,感歎秦昭襄王的明智,受其鼓舞,進而更加效忠秦國,奮勇殺敵;三來,可以將計就計,在培植自己勢力的同時,也可以暫時緩和與宣太後集團的關係,維持秦國內部的穩定。於是秦昭襄王金口一開,頒布了一道諭旨,封白起為武安君,取“以武安民”之意。白起,這個曾經秦國最底層的士兵,終於站在了秦國的巔峰位置。當時的戰國四公子:平原君、孟嘗君、信陵君、春申君,都是各個國家的王族,如果沒有高貴的血統,要被封為君實在比登天還難。可見白起之功勞於秦國而言,和商鞅一道,可並稱文武雙絕。當然,戰國名將之中,廉頗、李牧都被封為君,然而要論到功勞,則大秦武安君才堪稱第一。一將功成萬骨枯,白起終於踏著無數人的屍體,走上了人生的巔峰。恰如《莊子胠篋》中所書:“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儘管北邊有趙國在虎視眈眈,但是白起依然我行我素,無所顧忌地攻伐著楚國的土地。公元前277年,秦國武安君白起趁著楚軍元氣大傷之際,再次大舉攻楚,西克巫(今四川巫山北),南平黔中。秦遂以巫地為巫郡,黔中地為黔中郡。至此,占楚幾乎一半國土的江漢湘黔之地儘歸秦有,楚國繼前麵喪師失地之後,再一次陷入危險的境地。就在楚國人人自危之時,白起竟然不再行動了。白起認為楚國之地,隻可以占據秦國觸手可及的地方,而不可以妄自奔襲千裡,徐圖將整個楚國納入版圖。因為楚國國界太廣了,如果戰線拉得太長,以秦國有限的兵力,最終即使征服了楚國,必定會讓三晉之地的其他國家有可乘之機。為了免除後顧之憂,秦國決定,要先對三晉之地中的實力最強者——趙國出手。而在此之前,秦國還需要在外交上配合一下白起。因為兩年以前,秦國就和趙國在澠池之會上結盟,秦王根本沒有料到,白(本章未完,請翻頁)起會這麼快就將楚國打成這樣,如果秦國就此和趙國翻臉,必然會顯得秦國太過不講信義。除此之外,趙國一貫堅持的策略是“南守北攻”,從來不輕易和中原國家交兵,秦國既想要打擊趙國,又想要趙國率先出擊,的確是個兩難的問題。宣太後認為,與其直接麵對趙國,不如從第三方著手。自韓、趙、魏三家分晉以來,他們三個國家總是宣傳依然是一個整體。事實上三個國家的地理位置特殊,確實是唇齒相依的關係。於是秦國決定,先出兵魏國,到時候趙國隻要摻和進來,秦國就有了對付趙國的理由。公元前276年,秦武安君白起率兵0萬伐魏,拔二城,秦國和魏國的交鋒正式開始。魏國自然不會料到,它不過是因為“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才接二連三被秦國攻打。公元前275年,穰侯魏冉又親率大軍攻魏,一直打到魏都大梁。這時候,趙國依然沒有行動,隻是派遣使者前去韓國,最終說服韓派大將暴鳶來救,可惜依然被秦軍擊敗,4萬多將士魂斷魏國。魏安釐王再一次演上了他的拿手好戲:以土地換和平,獻上溫地(今河南溫縣西南)座城池求和,魏冉退兵。當然,從古至今有一個很淺顯的道理,就是以屈辱換來的和平,必將是短暫的。果然,公元前274年,秦國準備再一次進攻魏國,因為前麵兩次的進攻,獲取了很多實在的好處。但趙國依然沒有任何行動。豈料韓國竟然聯合齊國,為了前麵丟失的城池和土地,向秦國大舉進攻。魏國再次戰敗,喪師失地自不用提。其實,趙國一直在觀察著魏國和秦國交戰的局勢,也深深地為魏國屢戰屢敗而擔憂。當然,這種擔憂的深層次意義,是在擔憂一旦魏國被打得爬不起來,到時候秦國就要對趙國動手了。與其坐等成敗,不如火速馳援魏國,來個先下手為強。隻是和秦國一樣,趙國也需要一個出兵魏國的理由,換句話說是需要一些實在的好處,才可以讓趙國甘心出兵。魏王在經曆了戰敗之後,派遣使者來到了趙國,承認趙國三晉之地的最高地位。魏國的目的是將趙國推向三晉之地的頭把交椅後,若以後秦國入侵,趙國要身先士卒地前去抵抗。然而,就在此之前,迫於秦國的強勢,韓國已經成為了秦國的附庸,在秦國東征西討之時,為其呐喊助威。韓國乃三晉之一,倘若韓國成為秦國的勢力,那三晉之地就會變得支離破碎,勢單力薄,對付強秦的難度就會增加。於是,趙國和魏國商議,攘外必先安內,要抵抗強秦,就必須先打擊韓國,讓韓國轉而投向趙國。趙惠文王所采取的方式很直接:命令軍隊和魏軍聯合,前去攻打韓國。可惜韓國似乎鐵了心跟隨秦國,就在趙魏聯軍即將壓境之時,韓國派遣使者,星夜兼程感到秦國處求救。(本章完)/04/0450/23095.

(www.101novel.com)



最新小说: 一體雙魂,但我是最強那一個 艾爾登法環,但是帶著風靈月影 種子的長夜 風靈玉秀:緣起緣滅 劍走偏鋒的大明 重生後我帶大佬稱霸末世 閨蜜齊穿:兵哥不愛咱?一起離! 抗戰:全球都是基地車 依然山花爛漫時 我和隔壁頂流養了一群真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