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無常勢,水無常態,為人將者,講求的就是隨機應變,善於應用天時地利人和,為自己取得戰爭勝利增添把握,並不是每一個破釜沉舟之人都能和項羽一般,一往無前、決勝千裡。地皇三年(公元22年)十二月,甄阜、梁丘賜自剛剛在小長安一戰打敗了起義軍,還未來得及整軍,便帶領精兵十萬南渡黃淳水,乘勝急速前進,同時將繳獲來的大量糧食、輜重安頓在藍鄉,隻留下少數士兵看管。大軍很快就抵達沘水岸邊,在兩水之間紮營布防,兵鋒直指棘陽。為了顯示“不滅反賊,絕不回師”的決心,甄阜、梁丘賜下令拆除黃淳水上的橋梁,示以破釜沉舟之意,意欲儘滅義軍。然而此舉卻有“畫虎不成反類犬”的嫌疑,當初項羽何等英雄,楚人何等齊心協力,他們麵對數十倍於自己的兵力,無奈之下,才選擇破釜沉舟的做法。甄阜、梁丘賜二人恰恰相反,將當年楚軍和秦軍的勢力對了個調,即使按照常規的做法,官軍要取得勝利也不是什麼難事。然而事實並非是這樣。他們心中有著自己的如意算盤,即是一方麵鼓舞士氣,振奮軍心,另一方麵則是試圖效仿項羽,留下千秋美名。可惜他們不知道,世移事異,他們斬斷了後路,無疑冒著巨大的軍事危險。在破釜沉舟之際,甄阜和梁丘賜心中實則是想著必勝之事,驕兵難持,一旦有變,則會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這是否意味著,劉伯升、劉秀所部,一定能夠取得勝利了呢這時候,劉伯升心中也是憂心忡忡,王匡、陳牧二人一直不是很信服他,劉伯升、劉秀對他們的部隊也很難約束。這些人都是草莽出生,一個個土匪氣十足,一旦他們取得了片刻的勝利,目光就會變得特彆短淺,隻想著給自己撈好處,更不談為民為國,而會燒殺搶掠,危及蒼生。眼下甄阜、梁丘賜率領十餘萬軍隊來攻棘陽,氣勢洶洶、難以阻擋,更聽聞那邊竟然來了個破釜沉舟。自己萬餘部隊拿什麼去抵擋王匡、陳牧二人心中十分擔心,自己的這點老本錢會在這一次戰役中全軍覆沒,再加上自己的部隊和劉氏兄弟的部隊多有不和,這讓王匡二人不禁生出了退卻之心。所謂“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當劉氏兄弟擔心,王匡、陳牧猶豫不決的時候,一個如定心丸般的好消息傳來:下江兵首領王常率領五千人馬,已經進了宜秋聚了!下江兵是農民起義軍中的一支。其首領王常,字顏卿,潁川郡舞陽縣人。王莽未年時期,王常為了給自己枉死的老鄉報仇而殺人,為了逃命,結果落草為寇。後來王鳳、王匡等人聚集了數萬人在雲杜縣的綠林山中起義遇到了王常,覺得這個人剽悍勇猛,就把他作為自己起義的先鋒軍首領。時間一久,王常因驍勇善戰,在軍中樹立起威信,於是四處招兵買馬,逐漸有了自己的勢利。哪知道當時天災**太多,綠林軍不久就潰散了,王常隻好帶著自己的隊伍,與成丹、張卬進入南郡藍口掠食,自稱“下江兵”。後來王莽得知了這幫“匪徒”作亂,就派兵將他們一一擊潰。王常兵敗無處可去,隻好在鐘縣、龍縣之間以盜寇的身份行動,同時不忘招兵買馬,很快就又有了數千人的軍隊。後來他聽說劉伯升的義軍不錯,本想歸順,沒想到劉伯升在進攻宛城之戰中大敗而歸,王常隻好失望地取消了打算,到宜秋之地安身了。劉伯升早就知道王常英勇善戰,此番若自己能夠得到他相助,必能夠在接下來的戰鬥中,多增添一絲勝算,而且,王鳳等人聞訊,也不會如現在這般軍心不穩,意欲獨自退卻。於是,劉伯升帶著劉秀和李通星夜兼程趕到宜秋。意圖說服王常和自己聯合,共同抵禦敵軍的進犯。見到王常,劉伯升開門見山地說道:“王莽殘酷暴虐,所以必將滅亡,漢室也一定能複蘇。所以我願意傾家蕩產去興漢,希望你也能助我們完成大業。屆時我得到了什麼,自然也不會少了你的。”王常聞言,頓時豪氣衝天,心中便已有定議。然而這件事情畢竟關係甚大,還需要和自己的幾位兄弟商量才能夠決定,待決定之後,他們便會火速向劉伯升通報。經過王常的一番鼓動,原本不願意屈居人下的成丹、張卬也因為王常的合理分析而欣然讚同。通過王常的分析,他們深切地了解到天下局麵,認為王莽為政苛刻殘酷,使得百姓流離失所,人心日喪,所以百姓更希望恢複漢室。而綠林軍之所以起義失敗,是因為以匪冦的身份出現,根本沒有給百姓帶來安穩日子。但劉伯升一家舉事就不同了,他們是打著興複漢室的旗號,是正規軍,而且還有王鳳的義軍與之聯合。與他們合作,將來或許能夠成就大功,這才是下江兵成就功業的最好渠道。三人議定,王常急忙派出信使於劉伯升,請他準備接應。十二月二十六日,舂陵起義軍與新市兵、平林兵會師,並在劉伯升、王常的主持之下,組成聯軍,歃血為盟,立誓共扶漢室。眾方約定整軍三日後出發。此時此刻,起義軍磨刀霍霍,一個個心懷大暢,隻待敵軍一來,他們便大殺四方,讓敵人片甲不留。戰爭最重要的就是能夠爭取主動,劉王聯軍此刻正麵臨這自起義以來最大的一支軍力,如何打敗他們,爭取主動才是避免固守孤城、最終一點點被蠶食的最佳手段。劉秀獻計,當前敵我兵力懸殊,即使有王常大軍到此聯合也不足以和之硬拚。此戰隻可智取,不能力敵。如今甄、梁二人帶兵到此,驕傲囂張,更是斬斷了自己的退路。我軍隻需要截斷他的糧草,繳了他的輜重,自然可以大大地影響其軍心,甚至可以不戰而勝之。劉伯升聞言,覺得很有道理,就連王常也在瞬間對這個不起眼的劉秀刮目相看。正好探子回報,敵軍的糧草輜重都在藍鄉,守軍很少,對起義軍而言,無疑是天賜良機。十二月三十日,起義軍乘著夜色從棘陽潛出,前去襲擊藍鄉,奪取敵人的糧草。此行出乎預料地收獲頗豐,繳獲了甄阜、梁丘賜的糧草、給養等大批輜重物資。消息傳到甄阜、梁丘賜軍中,二人不禁方寸大亂,軍中更是人心浮動。遲則生變,於是二人決定儘早決戰。地皇四年(公元23年)正月一日,決定義軍生死的一戰在棘陽城外爆發了。這一戰,雙方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更提前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隻希望在最終決戰時刻,可以儘量地保全自己,殺傷敵人。然而,稍微有點軍事常識的人都知曉,決戰還未開始,他們之間的勝負已經了然。..7..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