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人一死,宮中便再也無人可以威脅何皇後的地位,靈帝之母董太後雖然身份高貴,卻沒什麼權威和心智,因而在何皇後眼中,也不足為懼。此時,漢靈帝隻剩下兩個兒子可以爭奪太子大位,一個是何皇後之子“史侯”劉辯,另一個則是王美人遺孤“董侯”劉協。依照慣例,嫡長子繼位,天經地義。在傳統觀念上看來,劉辯是唯一的合法皇位繼承人,而且外戚、宦官和文武重臣都比較支持立劉辯為儲君。隻有董太後因為看著劉協長大,對其親愛有加,便力主立劉協為太子。靈帝便以劉辯“輕佻無威儀,不可為人主”為由,將這件事情暫且壓下。
靈帝的一生,昏聵不明。諸葛亮在《出師表》裡述說後漢敗亡的往事,“未嘗不歎息痛恨於桓靈也”。
無可非議的是,靈帝在位之時,還是做了一件明智的事情,即選擇了一個忠心於自己的好大臣,他就是蹇碩。漢靈帝末期,靈帝亦已深切地感受到世運不濟,東漢政權已經岌岌可危,為了維持這樣一個亂而不損的時局,他親手組建了一個以“西園八校尉”為核心的衛戍部隊,任命“壯健而有武略”的小黃門蹇碩為上軍校尉,統帥這支部隊。並且在彌留之際囑托他的這位心腹擁立劉協為帝,一則是為了彌補自己對於王美人香消玉殞的遺憾,二則是為了製衡外戚,防止其再度專權。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昏庸的漢靈帝在人民的一片怨聲下結束了他的一生,終年三十四歲。死後諡號孝靈皇帝,葬於文陵。
蹇碩無愧於漢靈帝的重托,幾次三番地發動對何皇後二人的進攻,可惜天不遂人願。初時,漢靈帝的靈柩停放在殿中,蹇碩便命人在靈柩四周密布伏兵,等何進入殿拜奠時,就乘機動手將其殺死。然而,蹇碩計策竟然被屬下出賣,被何皇後的哥哥何進知曉。何進聞知消息,立即進行部署,調集禁軍甲士,封鎖四方城門,同時通報何皇後。何太後位居正宮,調兵遣將就占有優勢。而蹇碩不過是一個校尉,與手握重兵兼且得到各方擁戴的何氏兄妹而言,實在是實力微薄。何皇後馬上下令,封鎖禁宮,同時與何進一起擁兵入宮,升朝議政,宣布十四歲的皇長子劉辯為皇帝,史稱漢少帝。何皇後以太後身份臨朝,何進與太傅袁隗輔政,負責軍國事務。
蹇碩見事情敗露,卻絲毫不灰心,誓死要完成先帝的遺願,他認識到,當今皇宮大內,能夠與何氏兄妹抗衡者,隻有宦官。於是,他早倉促之間找來一些宦官,以完成先帝遺願,誅滅亂臣賊子的名義,號召大家一起捕殺何進。他不知道,何氏兄妹能夠有今天的成就,就是會籠絡宦官的心。因此,宦官們為了自己的利益,將如此機密大事告訴了何進,何進命黃門令逮捕並處死了他。
何進以皇帝舅舅資格輔政,地位立刻高過三公,為了維持政權的穩定,何氏兄妹不久又拉攏了“累世寵貴,海內所歸”的袁紹、袁術,軍權、聲望都達到頂峰,權力日益膨脹。驃騎將軍董重看著何進橫行朝廷,心中十分不平。董太後眼看本來應該是自己獨大的朝局,竟然被何氏兄妹奪取了,心中憤恨不已。於是發誓除掉何氏外戚。可惜,何氏兄妹在董太後動殺機之前,就已經盯上了她,因為她明白,自己要想尋求江山穩固,就必須要誅除惑亂的根源,即劉協。而劉協曆來由董太後撫養看護,因而除掉董太後才是當務之急,先下手為強,董太後還沒有反應過來,何皇後便與何進設毒計,除掉了董氏。
除掉董太後一族以及蹇碩之後,天下唯一可以威脅何氏兄妹外戚專權的就隻有宦官了,此時何皇後已經成為了何太後,對於宦官在宮中橫行,也胸懷“過河拆橋”之心。隻是眼下宦官權力還未有絲毫削弱,何太後便認為,不可以輕舉妄動,以免打草驚蛇。而袁紹則不然,他代表的士大夫階級,在經曆黨錮之禍之後,幾十年的休養生息才略微恢複元氣,此番有天賜良機,當然要和宦官閹黨一決雌雄。眼見太後堅決不同意自己現在就誅除太後的做法,袁紹隻能跟外戚領袖大將軍何進私下裡結合,密謀鏟除宦官。
一方麵,袁紹建議招董卓入朝,以“清君側”之名討伐宦官,進而脅迫何太後。袁紹的建議遭到了曹操的反對,他說,對付宦官,一個法官就行了,這樣引狼入室,恐非天下之福。然而,曹操的建議未被采納。可惜事機不密,何進等人的密謀被宦官們知道了。於是宦官們悍然決定發動宮廷政變,把何進誘進皇宮砍頭。
何進部曲將領吳臣、張章獲悉何進被殺,急忙調集軍隊包圍了皇宮。虎賁中郎將袁術也率兵攻打宮殿,放火燒了南宮九龍門及東西宮,逼迫宮中交人。袁紹遂率領禁衛軍縱火焚燒宮門,攻入皇宮,對宦官進行滅絕性的屠殺,無論老幼,無論善惡,都在同死刀下,有些倒黴的年紀較長的洛陽市民,因為沒有留胡須的緣故,被誤會是宦官,也遭到災禍。
當袁紹攻入皇宮時,宦官張讓等人慌忙去見何太後,也沒說何進已死,隻說他謀反焚宮。何太後也驚慌失措,被張讓、段珪等挾著,與少帝劉辯、陳留王劉協一起,從複道逃入北宮。這時,袁紹等也帶人衝入宮中。他命令軍士見宦官就殺。但卻不見張讓、段珪。原來,他們早劫迫少帝兄弟逃出皇宮,後來為盧植等人所迫,投入滾滾東去的黃河之中。
中國第一次宦官時代,到此結束。然而,東漢王朝也跟著走到了儘頭。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