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f/b/div櫻田武少將做夢也沒想到竟然會有這麼多德械裝備。
按照先前阪田元一的話,一個兩千人的德械團。
加上第76師的德械營。
再算上眼前的部隊。
差不多相當於兩個德械團了。
什麼時候支那軍還有這麼多德械武器?
不是說德械師在江城會戰之後,就成了絕唱了麼?
為什麼現在接二連三的出現在戰場?
他們到底從哪裡購買到這麼多武器裝備?
不是武器禁運了麼?
還有海域都封鎖了?
怎麼來的這些武器裝備?
如果說蘇械,還能從西域那邊運來。
但蘇械是需要真金白銀購買的,而且還有附加條件。
而且蘇軍要的可不是大洋或者法幣,而是農礦產品,不僅如此還有千分之三的年利息,還款時間5-10年。
雙方先後一共簽訂了3個信用借款條約,借款總額25000萬美元,實際上因為蘇德戰爭的爆發,隻動用了17000萬美元借款。
而山城則向蘇軍提供農礦產品,一共14種茶、皮革、羊毛、銻、錫、鋅、鎳、鎢、絲綢、棉花、樹脂、紅銅、藥材、毛皮。
礦產方麵抗戰期間一共向蘇軍出口鎢砂3117噸、銻10892噸、錫13162噸、汞560噸、鋅600噸、鉍18噸。
直至抗戰結束,除少數雙方賬目不符仍有異議外,均已還清。
除此之外就是其他附加條件。
所以說,蘇械也不是那麼好拿。
當然,後麵的美械更不好拿。
畢竟美利堅可是一邊對華武器禁運,一邊又給日軍輸血,後續拿到的87億美元也僅僅占美利堅向外援助的18%。
所以當陸裕華拿出大量的德械武器,而且價格明顯遠超戰前的時候,有點實力的雜牌軍都硬著頭皮買了。
不為彆的。
哪怕是戰前,他們想用大洋去購買武器?
做夢吧。
因為白銀法案的通過,導致他們手裡的大洋,根本不值錢,國際軍火交易,人家隻收英鎊,或者黃金和日元,美元等等。
大洋?
人家收回來乾什麼?
所以地方的雜牌軍沒有礦產等資源,是無法換到外彙。
像桂軍還能出口一些礦產資源,自然能買到一些武器。
當然對於那些實力弱小,沒啥錢的雜牌軍,陸裕華賣的價格並不高,甚至還多送了一些彈藥。
賺錢是一方麵,畢竟自己也要積攢實力,對於那些真心抗日,打鬼子的,陸裕華肯定要給予一定的支援。
比如第三十六軍,人家買的多,他送的也多,平攤下來,價格也沒那麼誇張。
“旅團長閣下,整個華夏的海域,我們的海軍已經全部封鎖,德製武器不可能從海上運抵華夏。”北白川宮永久王大尉開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