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大戰周泰
行者棍法分為上下各八路,前後各八路,左右各十六路,以及拖招八路、殺招八路,一共六十四路。這套棍法出自上三門,相傳這行者棍法是齊天大聖孫悟空傳下來的,不過阿鬥也知道,那些使用這個棍法的人為了朝自己臉上貼金才故意這麼說的。
不過單論實用性,這一套行者棍法確實非常好。說道棍法,少林的棍法當數一絕,可是少林不少高深的棍法都是少林的不傳之秘,阿鬥哪裡能夠學得到。後來阿鬥發現這套行者棍法威力不比少林那些高深的棍法差勁,所以阿鬥就跟上三門的人學了這套棍法。
上三門並不是一個門派,而是一個組織,上三門中不少人都和官府有關係,相傳當年上三門中的一個武師曾經救過康熙的駕,所以康熙爺對上三門另眼相看,一直以來上三門和官府都有著各種各樣的關聯。
也正是因為這樣,上三門這個組織並不像武當少林這些大派規矩那麼多,門中子弟的不少絕學都流傳了出來,而上三門的人對此好像不是很在乎,所以阿鬥才有幸學到了這套棍法。
隻見阿鬥拿著長槍當棍子使用,大槍上下翻飛,如同一條黑龍一般,籠罩在阿鬥周圍。對麵周泰隻覺得對方的招數怎麼如此怪異,好好的一杆鐵槍,卻半天不見刺出一下。
阿鬥一棍子掃過來,帶起了一陣陰風,周泰一看,又是那沒有槍頭的一邊,一看沒有槍頭,周泰有心不擋,可是周泰敏感的感覺到了這一招的氣勢,耳邊也聽到了這一掃帶起來的那陣風,周泰覺得,自己的鎧甲好像不是那麼的保險。很無奈的,周泰舉衠鋼槊來擋這一掃。
行者棍法的特點就是快、靈、巧,而周泰的招式則是大開大合,兩者的特點剛好相反,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武功碰到一塊,自然要以各自的特點取勝,可是阿鬥由於有著內功的支持,力量隻在周泰之上,不在周泰之下,比大開大合硬拚力氣,周泰說不定還不是阿鬥的對手;若是比靈巧,這周泰可比阿鬥差遠了,先不說武器,就是周泰身上穿著那厚厚的鎧甲,就有幾十斤,而阿鬥身上隻有一件白衣,負重輕的許多,所以周泰的靈活性比阿鬥差的太遠了。
不過好在這長槍阿鬥用起來並不習慣。棍子的特點就是從頭到尾一般粗細,一跟棍子的重心肯定是在最中間的部位,而因為各處都一樣,沒有最強的一點,同樣也沒有最弱的一點,所以一條棍子各個地方皆可攻守。
可是槍不一樣,槍有個槍頭,這也使得槍的重心肯定靠前一些,用槍使用棍法,肯定無比彆扭,有些招數更是使不出來,比如這棍子可以拿兩頭,槍卻隻能拿一頭,畢竟另一頭有槍頭,拿在手裡不紮手在怪呢。
也是因為這樣,阿鬥的行者棍法僅僅能夠發揮百分之七十的威力,不過這也足以打得周泰隻有招架之功,沒有還手之力了。
隻見阿鬥一招猛過一招,一招快過一招,而對麵周泰腦袋上可就現了汗了。
周泰心中暗自琢磨,對麵這年輕人怎麼如此厲害,招法怪異不說,力量還很大,明明對方的兵刃不如自己的沉,可是兵器相交的時候,吃虧的總是自己!真的看不出來,這並不高大的身軀裡,怎麼藏著這麼強悍的力量。
周泰有些後悔了,本來以為對方隻有糜芳一個人,可是沒想到半路殺出來這麼一個少年,自己竟然完全落在了下風,若是接著這樣打下去,說不定死在這裡的恐怕真的是自己了!
戰場上交戰,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幾乎時時刻刻都是關係著生死存亡,在戰場上,最忌諱的有兩點,一是分心,二就是膽怯。
雙方生死搏鬥,其中一方一旦分心,那後果肯定是不堪設想;同樣,如果一方膽怯,那這仗就更沒法打了。如果交戰的時候滿腦子裡都是對方多麼多麼厲害,自己根本打不過對方這樣的思想,那麼想不輸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