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雖不確定,但卻是個難得的機會,尤其是對於那種科考無望卻有偏才的人來說。
這消息是昨兒她從伯爺那裡聽來的。雖然不知道伯爺是從何得知,不過看他滿臉篤定,她還是決定提醒一下自家書苑,提早準備準備。
“安人!這消息靠譜嗎?這是好事兒啊!天大的好事兒!”常心遠高興瘋了,向她佐證。
濮瓊枝搖搖頭,示意她淡定,“暫時還不確定,但是咱們可以籌備。”
“好,這事兒我一定和山長、諸位夫子說明。”常心遠神色凝重了幾分。
若這消息是真,那書苑內又多了幾個可栽培的好苗子。
她們書苑辦的艱難。能走到今天不容易,全是大家卯足了勁,頂著外頭的流言蜚語堅持。
“此事莫要往外說。”濮瓊枝給她點了一句。
常心遠自然知道,這種時候誰先得了消息就占據先機的事情,肯定得憋在肚子裡。
隨後,二人來到書苑的後院。
那裡濮瓊枝讓人開辟出一處演武場,供武舉的學子們習武用。
其餘的孩子們每隔幾日也會抽出空來習武,權當是強身健體也是好的。
今日武舉學子們考試——騎射、步射、舉重等。
照理來說,武舉還要考兵法,不過這些濮瓊枝也不懂,隻是聽了個樂。
不過濮瓊枝今兒也算開了眼。
瞧這些學生是百步穿楊,眾人連連叫好。
濮瓊枝邊看邊點頭,忍不住讚歎,“果真是好本事!”
“這些人都是莊稼人,力氣大的很。這些本事都是他們糊口的看家本事。隻需要加上一些技巧,自然相得益彰。”一旁的武學夫子甕聲甕氣解釋道。
濮瓊枝點點頭,“今兒諸位費力氣,也實在是辛苦!得吃些好的補補!”
她笑著讓晏兒去交銀子,給這些學子們加餐。
觀考結束後,濮瓊枝還聽駱山長說了些關於南宮嘉玉的事情。
“安人,不瞞您說,嘉玉是個天資聰穎的孩子。他天生開竅,很快就能理清事情的本質到底如何。隻是,想起您先前同我說,希望他成為一個正人君子……”
“這孩子太聰慧,早慧則傷。他愛憎分明,且非黑即白,處事風格跳脫常理,是好事,也容易誤入歧途。這樣的秉性,若是前路順遂還好,否則恐怕容易偏激。”
回去路上,濮瓊枝細細思索著山長的這番話。
“叔母,您在想什麼?”南宮嘉玉見叔母沉思,有些擔憂。
濮瓊枝回過神來,看著孩子擔憂的雙眸,“玉哥兒,如果有個人不小心踩了你的鞋履,你怎麼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