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三月初八清晨,汴京常安巷蘇家。
兩個穿著樸素的婦人輕輕敲門,眼裡帶了些忐忑,其中一個捏了捏自己的荷包,門從裡麵打開,大眼睛肉乎乎的小姑娘熱情喊人:“李嬸娘,王嬸娘,早呀,吃飯了嗎。”
說著,小姑娘迎她們進門,讓兩人心安了些。
“吃過了,都吃過了。”
實際上不好說。
她們都住在鄉下,這麼早過來,隻怕昨晚就到了,不好意思在他家借宿,隨便找個便宜地方躺了會,早飯定然沒用。
蘇娘子正好端著早飯出來,笑著道:“再一起吃些吧,今日有大事要忙呢,少不得勞累。”
蘇副使從裡屋出來,客氣打招呼,又道:“李大哥王大哥他們可還好,最近也不過來走動。”
“這不是著急搶耕,家裡的活有點多。”李嬸娘忙答,“他也想你們呢,還釀了些新酒,讓我拿過來。”
李嬸娘把背來的行李打開,那邊王嬸娘也要掏荷包。
蘇家夫婦連忙製止:“先吃飯,吃著飯講。”
這裡婦人多,蘇副使不好多待,拿了烙餅直接去當值。
兄妹倆則默默吃飯。
留下的蘇娘子頗為緊張。
如果說頭一次賣點心很緊張,那頭一次開店也緊張。
這會甚至要雇工,更緊張了啊。
好在都是自己人,閨女還偷偷握緊拳頭給她鼓勵,蘇娘子認真說明請兩位嬸子的原因。
慧女點心鋪的生意不錯,也未到要雇長工的地步,這次請兩人過來,跟程張兩家的婚事有關。
三月初十要一百八十八對喜餅,也就是三百七十六張餅,明日要送過去。
如今天氣漸熱,為了喜餅的口感,既然不能提前太早做,也不能匆匆忙忙完成。
雇人成了最好的方法。
再說了,就算小定的喜餅可以應付過去。
八月大定,十二月婚宴,那數量可更多了。
不如提前找人適應適應,到時候不至於手忙腳亂。
蘇娘子考慮的周到,但在找人方麵,還是有些為難。
好在女兒提了個建議:“可以找嬸娘他們啊。”
蘇茵茵口中的嬸娘,自然不是真正的親戚,而是蘇副使軍中的同僚家眷,蘇家兄妹一律喊嬸娘。
說起來,她們其實不算太熟悉,畢竟每次過來,嬸娘們都是借糧借米,臉上難免帶了羞愧。
蘇茵茵知道,這種事多說多錯,無論是裝作不在意,還是多做一個表情,都會讓她們難受。
接受彆人的幫助,同樣需要很大的勇氣。
但這次不同。
這次是互幫互助。
蘇娘子解釋前因後果,又道:“明天上午之前,要把喜餅送到客人家中,我一個人實在忙不過來,所以想請你們來做兩日短工。”
“工錢就按汴京的短工價,每日五十文。”
原本怯生的兩個婦人眼神忽然放光,神色也有了片刻放鬆。
請她們過來,不是讓她們還賬的?
她們,她們還以為蘇家開店艱難,想收回些舊賬。
故而一人帶了做的新酒,想求求情,寬限一段時日。
另一個賣了家裡的衣裳,湊了銀錢。
蘇茵茵擦擦嘴,跟哥哥一起去洗碗。
蘇顯自然不可能讓妹妹乾活,隻是帶著妹妹,讓嬸娘們自在些。
這些都是老兵的家眷,要麼是家中老人多,都在吃藥,要麼打仗留了舊傷,或者家中孩子眾多。
貧苦之家就像荷葉上的露珠,風稍微一吹,露珠就會鬆散滑落,最後消失。
蘇家夫婦心善,隻要是家中真正有事找過來的,能幫則幫。
蘇茵茵說請嬸娘們的時候,蘇副使最是心動,都是當年一起打仗的,他因為幸運沒落下終身殘疾,這才有機會做兵馬司的兵卒。
當年出生入死的兄弟,能拉一把肯定要拉一把。
蘇娘子本性良善,也被這個主意打動:“好啊,請她們最合適不過,她們應該願意來的。”
“願意的,我們肯定願意。”
“一天五十文是不是太多了,要不然彆給了,就當我們欠錢的利息。”
“少一些也可以的。”
李嬸子王嬸子不僅鬆口氣,臉上甚至帶笑。
蘇家夫婦幫他們太多,彆說給錢,就算打白工,那也是可以的。
家中生計艱難,若不是蘇家夫婦借給他們錢,隻怕早就撐不下去。
李嬸子又道:“借的錢我們肯定還,等今年秋收,約莫能剩下些,到時候送過來。”
王嬸子也點頭,他們家也是打算。
“慢慢來吧,日子都是越過越好的,隻要平平安安的,沒有過不去的坎。”蘇娘子勸慰,又勸道,“快吃飯吧,一會咱們就開始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