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皮革廠門前的公告欄被一張大紅紙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招工錄取名單就張貼在上麵。
其實,那些已經被錄取的人早就知道信兒了,但內心深處總有一股莫名的衝動,驅使他們跑來再看一眼這份名單,仿佛隻有親眼確認,才能讓這份喜悅和安心真正落地。
“這是我的名字!真的有我,真的有我啊!”一個年輕人興奮地指著名單,聲音裡滿是抑製不住的激動。
“我用了這個名字快二十年了,今天第一次覺得它是這麼親切。”另一個人感慨著,眼中閃爍著光芒。
人群中,突然有個聲音冒出來:“劉華英?劉華英不是嫁到飲馬川公社去了嗎?她怎麼也能被錄取?”
“招工規定上不是明明白白寫著,隻招收咱們牧場大隊的人嗎?”又有人附和道,質疑的聲音開始在人群中蔓延。
“嗨,這還用問嗎?肯定走後門了唄!”一個聲音篤定地說道,好像掌握了確鑿的證據。
“誰走誰的後門?”有人追問。
“你這不是廢話嗎?當然是劉華英走了塗誌明的後門了,難不成塗誌明還能走劉華英的後門不成?”
那人提高了音量,說得斬釘截鐵。
可話剛出口,他又有些不自信了,小聲嘀咕了一句,“其實也不是不行!”
聲音很快被周圍的議論聲淹沒。
此時,廠子外麵這些紛紛擾擾的事兒,塗誌明渾然不知。
他正端坐在會議室裡,主持一場重要的會議。
日光從窗外傾灑而入,照亮了滿牆的規劃圖表。
會議室內,新桌子新椅子整齊排列。
十來個人安然坐在桌前,靜靜聽著廠長講話。
塗誌明神色沉穩,目光掃視著在座的每一個人,緩緩開口:“本次招工計劃招收五百人,目前已經成功招收到四百二十八人,基本算是完成了計劃。
之前咱們廠不過百餘人,這回一下子規模擴充了五倍。
人少的時候,管理靠人情維係規矩。
人多了,就得靠規矩來約束人情。”
他端起茶杯,輕抿一口,潤了潤嗓子,繼續說道:“在接下來的一個月裡,咱們廠有三件大事。
第一,選拔乾部。我們要打造一支政治素養過硬、執行能力超強的乾部團隊,這是廠子發展的核心力量。”
“第二,開展新員工培訓。采用以老帶新的方式,打亂分組,組織老帶新競賽。
三個月之後進行考核,要是徒弟成功通過考核轉正,師傅直接晉崗一級。”
“第三,大力宣傳廠規,讓每一位新老員工都清楚明白廠裡的規章製度。”
三件事交代完畢,底下頓時議論紛紛,大家交頭接耳,小聲討論著。
塗誌明微微皺眉,疑惑地問道:“大家有什麼問題嗎?可以提出來一起探討。”
海老大笑著站起身,臉上帶著幾分憨厚:“沒啥大問題,就是一下子來了這麼多人,大家夥心裡都有點不踏實。
員工培訓和宣傳廠規這兩塊,你說得都很詳細,大夥心裡有數。
就是這乾部選拔,感覺有點太籠統了,大夥都不太清楚具體該怎麼操作啊。”
塗誌明聽完,臉上露出一抹溫和的笑容:“海大叔,你這個問題問得好。
海大叔,你平時愛說書講古,肚子裡肯定裝了不少帶兵打仗的故事吧?”
“多勝少的,少勝多的,我肚子裡還真不少!”海老大臉上露出了笑容。
“那你覺得古時候誰打仗最厲害?”塗誌明饒有興致地問。
海老通不假思索,脫口而出:“那還用說嗎?肯定是韓信了!韓信連楚霸王都打敗了,那可是了不起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