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些,魏征也是有些苦惱,自古都是這麼處理的,也是最有效的辦法之一。
李承乾看魏征一副苦惱的樣子,嗬嗬一笑:“老師,其實賑災可以有很多種,直接開倉放糧,養著幾萬十幾萬流民是最愚蠢的辦法。”
“哦?”
魏征有些好奇,有很多辦法?
確實有很多辦法,可是最直接有效的難道不是開倉放糧嗎?
過了災年,然後把流民返鄉才是正事。
但魏征沒有直接說出反對的話,而是繼續問道:“太子殿下可有何法?”
李承乾走了幾步,才回頭對著魏征很輕鬆的說道:“首先開倉放糧解決流民流竄的問題。”
流民流竄?
這個辦法確實之前有人用過,魏征是知道的。
可是糧食問題也是問題,當地府衙把糧食用完了,流民怎麼辦?
“太子殿下,此法先賢已用過,府衙糧食一旦吃完,流民又該如何?”魏征皺眉道。
李承乾不急不忙的跪坐到了蒲團上,拿起毛筆邊寫邊說道:“開倉放糧首先解決災民溫飽問題,而後組織流民做工,府衙不止給糧,還需要給錢。”
“之前我詢問過宮裡的一些內侍,現在長安城小工一日大概是兩文錢,那好我們就按照兩文錢給流民發放錢。”
“發錢?”魏征腦袋更加的暈乎了,氣的臉色漲紅:“太子殿下,如此朝廷負擔不是更重了?給糧又給錢?”
本來災荒之年糧食就緊缺,還要給流民錢,這不是愚蠢的辦法嗎?
這麼簡單,曆代那些古人怎麼會想不到。
李承乾頓住了筆頭,看向魏征皺眉道:“老師,你怎麼不把做工算上?”
“做工?”
“沒錯。”李承乾在紙上寫了整個賑災的步驟道:“開倉放糧,招聘小工,完成未來的一些計劃項目,如:修繕城牆,修繕道路,開闊農地等等。”
“就好比我們實行的徭役製度,其實對於一些家庭而言是不平等的。服徭役時,孤記得糧食都是要自帶的吧?”
“沒錯,唐建國以來,就是實行了租庸調製,每丁每年需服徭役20日,如不服役則按日計算交三尺布代替徭役。”魏征直接說出了服徭役的規矩。
李承乾微微頷首:“真不知道這是哪個昏君製定的徭役製度,先不說服徭役可以用布代替,最底層的百姓恐怕逃脫不了,可是當地的一些世家官府可敢得罪?”
“不敢得罪他們是不是就不需要服徭役?”
“而且服徭役為何自帶糧食?給朝廷做工難道就不是做工了?孤都可以想象,要是當地世家和官府勾結,恐怕這些服徭役的人都去給世家建造豪宅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