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懷朗聞言就先斂起了眉頭。
區區私事,且還是陳年舊事,可不足以撼動堂堂帝師。
崔道元瞧出了趙懷朗眉眼間的失望之色,不由意味深長地揚了揚唇,淡聲道:
“藺晚亭,揚州人士,生於小宦之家,世為書香門第。自幼穎慧若神,後曆科舉,鄉試、會試、殿試皆脫穎,入仕而有能,聲名顯於朝。”
“據說,他當年曾議過親,對家是藺父頂頭上司的女兒,隻藺晚亭當年醉心詩書,婉拒了這樁親事,便不了了之了。”
“世人皆知,揚州出美人,當年先帝擴招後宮,揚州曾送來多位秀女,最後卻隻留下了一個,被聖上封為才人,納入後宮。”
趙懷朗聽到此處,不免微微瞪大了眼睛。
外公既然提起,必然不是無的放矢,莫非這位被留下的秀女就是藺老當年議親的女子,且如今——仍在後宮!?
見趙懷朗反應過來了,崔道元輕笑一聲:“當年男未婚女未嫁,又未及選秀,議親之事再正常不過。”
“可若他二人一人成了後妃,一人做了臣子,卻仍有糾葛呢?”
聽到此處,趙懷朗竟覺呼吸都有些急促了。
皇爺爺當年專寵宸妃,既榮親王爺之母,故而後宮的妃子並不算多。
病重之時,皇爺爺也曾下旨,後妃不必殉葬。
故而皇爺爺駕崩後,沒有子嗣的妃子或去守陵,或出家為尼,唯有誕育了子嗣的幾位妃子仍舊留在後宮,被尊為太妃。
會是誰呢?
崔道元也不再賣關子了,理了理發皺的袖子,淡聲道:“這件事極是隱蔽,可到底雁過留聲,尤其此番和親越國的長公主回了京。”
此言一出,趙懷朗和崔明玨驚得齊齊起身。
“容太妃?”
趙懷朗更是失態地低呼了一聲。
這一刹那,自長公主入京後發生的一切,都在趙懷朗腦海中走馬燈般過了一遍。
他先是怔然,隨即恍然,最後低低呢喃出聲:“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崔道元見趙懷朗如此快地就反應過來了,不由滿意地點了頭。
“外公去查過了,容太妃確實來自揚州,正是當年與藺晚亭議親之人,這也讓外公不得不憶起一件往事。”
“二十年前,為抵禦漠國,朝臣提出了和親越國這一請,彼時三位公主皆未婚配,但唯有三公主之母容貴人出身最低,位份亦最低。”
“越國與我朝相比,可是蠻荒之地,前頭兩位公主自是不願意的,但長幼有序,沒有憑空越過前頭兩位,把三公主推出去的道理。”
“但是,到底是事在人為”
“外公雖不知當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但那段時日,想來毫無根基又不得聖寵的容貴人必是萬分艱難。”
“恰逢中秋佳節,宮中辦了場宮宴,而宮宴後兩日,三公主便站了出來,願主動和親越國。”
“此事當時鬨得沸沸揚揚,很快民間都知曉了三公主的大義,容貴人更是因此直接被晉為容妃。”
“當時外公便覺得,局勢不利之下,容妃與三公主此舉已然算是高明。”
“既然和親避免不得,為何不風風光光地去,將美名留下呢?”
“最難得的,還得是三公主的本事,才有如今她風光歸京,母女團聚的一天。”
趙懷朗聽到此處,瞬間懂了。
“外公的意思是,當年宮宴之上,容太妃極有可能私會了藺老,而藺老便給容太妃出了此計?”
崔道元連連點頭,“沒錯。”
可趙懷朗卻很快皺起了眉頭,“可是外公,此事都已經過去二十多年了,又並未有證據留下”
崔道元聞言卻很是淡然,笑道:“證據?容太妃身邊那麼多伺候的人,要‘人證’還不容易嗎?”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此番長公主歸京一事。”
這時候,趙懷朗也不由點了頭,沉聲道:“父皇有意將寧兒扣下,便張羅著為寧兒賜婚,可寧兒歸京那日就提到了江潯。”
“接風宴上,寧兒更是毫不掩飾對江潯的好感,如今瞧來,極有可能是藺老的謀劃了。”
崔道元頜首,“長公主威望甚高,她若跳出來支持皇孫,民心自然是要向那邊倒的。”
“無論藺晚亭是想借著江潯與安寧郡主成婚,將長公主牢牢綁在皇孫陣營,還是故弄玄虛,借此試探諸方態度與帝心,不可否認的是,這其中定有他的手筆。”
“聖上前些時日對安寧郡主的親事可是上心得很,想必萬萬料不到,帝師竟摻和其中吧?”
“再者,若叫聖上知曉,藺晚亭與先帝後妃糾纏不清,更是罪加一等。”
崔道元淡聲說著,眼裡銳芒乍現。
周山祈福行時,朗兒曾給出能擊垮定國將軍府的底牌,此番江潯自然也是逃不過的。
但江潯一遭殃,藺晚亭必定不會放任不管,他在聖上心中可是有分量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