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山觀音洞
上聯:見見見非見非見見非見
下聯:聞聞聞不聞不聞聞不聞”
這一副楹聯一出來,把觀眾們給看愣了。
要不是有主持人的斷句,他們都不知道該怎麼讀。
要不是江月白寫出來的,其他人可能會覺得這是哪個小孩子寫著玩的。
這時,楹聯學會的會長章伯瑜站了出來。
這副楹聯有些複雜,所以他一開始也沒有看出來名堂。
直至和其他人一起討論商量之後,才有了理解。
所以他也沒有告訴主持人,他怕對方解釋不清楚。
“初看這副聯,可能會覺得有些摸不著頭腦,甚至會覺得有些可笑。”
“但如果你用心去品,就會發現其中的境界。”
“在佛家開悟經典《楞嚴經》中有這麼一句,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我想江月白就是從這句話中引申出來的。”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這是在告訴我們,看到的不一定是事實,聽到的也可能是假話。”
“這裡第一個見是動詞,指的是看見,第二個見是名詞,指的是所見之物,第三個見又是動詞,指通過觀察所見之物而得到的見解或認識。”
“而第一個非見表示不是真實的見,即我們通過感官所得到的認識往往是片麵的、有限的,甚至是虛假的。”
說到這裡,章伯瑜停了一下,他知道消化這些東西需要時間。
在他看來,這副楹聯值得這些時間。
這楹聯中蘊藏著超越世俗認知的境界,如果能夠弄懂,便可受益良多。
章伯瑜喝了口水繼續解釋:“第二個非見則是對第一個非見的否定,意味著通過修行和覺悟,能夠超越這種有限的認識,達到更深層次的、真實的見。”
“至於最後的見非見,前麵一個見是指真實的見,而非見則是對這種真實見的描述,意味著真正的見超越了普通的感官認識,是一種超越了表象的深刻洞見。”
“這也體現了禪宗的中心思想之一,通過禪修和覺悟來超越對世界的普通認識,達到對事物本質的深刻理解。”
“而下聯的聞聞聞,不聞不聞,聞不聞也是同樣的理解。”
章伯瑜說完,現場也是立即響起了掌聲。
觀眾們沒有想到,小小的一副對聯中居然藏著如此大的哲理。
此時,各台攝影師的鏡頭在章伯瑜和江月白之間來回切換,這可比那些文學大賽精彩多了。
“這麼複雜?這就彆上語文課本了吧。”
“還得是大佬,解析得這麼透徹。”
“沒想到這四個字組成的楹聯還能這麼解釋,漲見識了。”
“叫你多讀書,現在知道了吧?”
“妙哉!妙哉!”
“前麵那三十多副對聯已經很震撼了,沒想到還有這麼讓人驚訝的對聯。”
“……”
江月白此時已經回到台下,旁邊的龍戰用胳膊撞了一下他。
“小白,真是這個意思?”
“嗬嗬…看你怎麼理解咯。”江月白不會去解釋,這副楹聯主要是看人怎麼理解。
章伯瑜說的確實也是其中最為合適且合理的理解。
就在眾人震驚的心情剛剛恢複平穩之時,章伯瑜繼續說道。
“既然說到這副楹聯,那我們可以看看下一副楹聯,同樣妙極!”
隨著章伯瑜的話語,屏幕上顯現出又一副對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