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在古代其實並不叫棉花,它在古代曾用名有吉貝、白疊、木棉或梧桐木,織出來的布被稱為廣幅布、白疊布等。】1
【還有‘棉’這個字,最初用的是‘綿’,後來才變成的木字旁的‘棉’。】薑葉把棉花在古代的其他稱呼和知識點娓娓道來。
這給諸朝古人更多線索,讓不少人恍然,“原來棉花就是吉貝白疊木棉梧桐木!”
嬴政:“……”又是一個名字沒聽過。
他沒多糾結,而是認真聽下去。
要是棉花作用真的很大,哪怕再遠他也會一試。
“陛下,臣好像聽過廣幅布的名字。”漢武帝劉徹時期,突然有臣子道。2
“當真?!”劉徹驚喜,他本來都做好廣撒網的準備,沒想到會有這樣意外之喜。
“快速派人去找,棉花可是曆史驗證過的好東西。”劉徹當即下令。
【關於棉花有一則趣聞,那就是有段時間棉花在華夏擔任的是花卉角色。】想到什麼,江雪輕笑道。
儘管江雪笑容友善,把棉花當花卉觀賞喜愛的達官顯貴們臉上就是忍不住熱意,“把棉花當花卉觀賞怎麼了?棉花潔白柔軟如雲,很好看啊。”
當然,棉花就算再好看,以後他們也不會當成花卉。
那種感覺怎麼形容呢,就像把韭菜當成蘭花觀賞,不是不能做,就是這樣做,給人感覺怪怪的。
大眾已經給韭菜和棉花做了定位,很少有人能不受環境影響。
可是對於不知道棉花蹤跡的人來說,無疑給他們提供了更多思路。
【說起棉花的保暖,那在棉花入華夏之前,古人們又是如何保暖的,大家知不知道?】薑葉繼續和觀眾們互動。
“用木棉!”有用木棉禦寒的人們道,心裡思索木棉和棉花的區彆,都是棉,禦寒效果區彆大不大。
“往衣服夾層塞蘆花、柳絮等也能暖和一點。”
“比起木棉、蘆花、柳絮類,當然還是動物皮毛更保暖。”有用得起皮毛保暖的人道。
“湯婆子、炭爐烤火取暖。”這是不缺取暖工具的人。
【是的,在古人們用上棉花前,他們要麼多穿幾件,或在夾層裡填充木棉、柳絮、蘆花等禦寒,柳絮和蘆花就不用說了,保暖效果不佳,還有木棉,也不是棉花彆稱,而是另一物種,雖然也有保暖效果,但跟棉花比起來,就像麻布和蠶絲對比一樣,之間有成本差距。】
【木棉花是樹,需要多年才能生長起來,棉花則是莊稼,每年都能種植收獲,無論是產量、種植時間還是保暖性,棉花都完勝木棉。】
【至於皮毛,在遠古時期就和麻布一起出現,禦寒效果確實遠大於木棉等物,可還是那句話,皮毛獲取難度大,不具棉花的普及性。】
皮毛能像棉花一樣普及開來嗎?不能。
【還有就是過度狩獵會一定程度損害自然界的生態平衡,並不提倡,有時還需要製止。】
【當然我們現在很少有真皮毛做的衣服了,畢竟我們現在不缺各種保暖衣物,沒必要冒著生命危險和違法犯罪紅線做事。】薑葉隨口道。
“未來人都不穿皮毛了?棉花真那麼保暖嗎?”不少人對棉花興趣更大。
尤其是體會過皮毛溫暖的帝王、貴族們,他們相信未來人不傻,其他衣服禦寒效果要是不如皮毛,他們沒必要舍棄皮毛。
這超出許多外出皮毛大氅,室內炭火貴族階級的想象。
要知道冬天皮毛的地位和絲綢有的一拚,都是富貴象征。
穿不起皮毛的百姓則把注意力放在薑葉另一句話上,“乖乖,後世狩獵居然還犯法啊。”
至於什麼破壞生態環境,他們沒聽懂。
倒是有些獵戶聽了若有所思,“這就跟涸澤而漁、焚林而獵差不多意思吧。”
不過這樣一來,未來豈不是沒獵戶了,古代獵戶們驚呆了。
“未來打獵違法,我們這祖傳飯碗怎麼辦?”獵戶們急道。
他們以為自己這門手藝可以傳生生世世,誰知道這路以後就行不通了。
“打不成獵,咱們可以去種地啊,不說種桑養蠶,就說這棉花,真要比皮毛保暖,不比咱們拿命換錢來的安穩。”有腦子轉的快的獵戶道。
其他獵戶一想也是,皮毛獲取可不容易,每次他們都需要冒很大風險,相比之下,種棉花不要太安穩。
至於他們轉行種棉花技術行不行,那些專業老農也沒種過棉花啊,大家都沒經驗。
想到這,獵戶們把心放回肚子裡。
【除卻保暖衣物外,古人們冬天禦寒方式還有各種工具,比如湯婆子,古代版的暖水壺;炭爐明火取暖等。】
【其中有的工具如湯婆子暖水壺,我們現在都還使用,雖然款式有所不同,但基礎功能不變。】
聽到後世沒像舍棄皮毛一樣舍棄湯婆子,諸朝古人不少都會心一笑,而且比起大多數人用不起的皮毛,湯婆子屬於大眾民生產品,這讓古人們更有親切感。
【但是像炭火、明火取暖這種事,已經被我們淘汰和禁止,為什麼呢,因為炭火會產生一氧化碳,如果不及時通風,會讓人一氧化碳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