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了,停工了!
距離江淮大水天災,已經過去六個多月。
接近四萬的流民,如今已經漸漸想不起家鄉的樣子。又或者說,他們不願意回憶家鄉的樣子。
古人講究落葉歸根,然而根的地方爛了,如果沒有那些貪官汙吏,那一場大水不會死那麼多人。
因為恨貪官,所以連家鄉也恨上,以至於人人都不願回憶,如今災民們自稱是涇縣人。
這一日恰是冬至……
也是數九嚴寒第一天……
後世華夏許多老人,還懂得怎麼數九,但是年輕一代已經不懂,或者說大部分人不太懂。
數九,其實就是從冬至開始算,每九天算一個九,總共計算九個九。
所以數九又被稱為冬九九,是從古代傳下來的生活經驗。【這一段算是民俗性質科普,我很希望現在年輕人了解我們的文化。】
古人關於數九,有一段歌謠,聽起來像是順口溜,然而卻飽含著科學道理,因為說的是季節和氣候,講的是百姓生活息息相關。
這個歌謠叫做《九九歌》,在古代連孩童都會背……
然而或許是因為楊一笑穿越的關係,所以在這個雲朝竟然沒有這歌謠。
所以,涇縣才子又一次‘學究天人’。
一段原本屬於古人的生活歌謠,被他重新教導給這時代的古人。
《九九歌》,其實是很粗淺的民俗順口溜,然而連楊一笑自己都未意識到,這首童謠給他帶來了無比巨大的聲望。
天下百姓,多有傳唱。
開始時,就此日,於小小涇縣之中,楊家村的旁落,一座流民大營,如同點燃星火。
……
教導歌謠純粹是楊一笑的無心之舉!
今天是冬至,河渠上停工,由於寒流突襲的緣故,楊一笑擔心流民會凍傷,於是他一大早出門,在流民大營之中巡視。
但是還沒巡視多久,他被一群孩童圍上。
“楊先生,楊先生……”
孩童們嬌嫩的聲音,每次都能讓楊一笑心暖,所以他專門停下來,揉著幾個小毛頭的腦袋,溫聲問道:“怎麼了?為什麼圍著我?”
孩童們七嘴八舌,爭搶著跟他說話。
“楊先生,回稟楊先生,我們不是圍著您,我們是想請求您……”
“我們不願意放假,我們想繼續留在學堂,讀書,習字,努力,成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