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燕京!
楊一笑收到了來自於草原的密信。
國與國之間,其實沒什麼秘密可言,也許軍事動作能夠稍微隱瞞一段時間,但是朝堂上發生的事情根本瞞不住。
金國能在大唐安插了探子,難道大唐在草原沒有眼線嗎?
有,相互都有!
其實後世情況也一樣,任何機密都能被探查,你有軍情幾處,他有格格勃精英,而我,有潛伏你們高層的信仰者。
所以還是那句話,國與國之間的消息瞞不住,隻要一種政策或者決定被製定出來,那麼無論再怎麼保密還是會被泄露。
唯一能做到嚴防死守的,也許隻有瞬息萬變的軍情,但是能變的是軍事行動,而不是已經製定的軍事意圖。
套用軍迷們都熟悉的一句話:戰術可以隨時改,戰略輕易不能動!
比如大唐要聯合南雲,這就叫做國家的戰略,由於戰略乃是國策,因此很容易被人探知。
然而,探知又如何?
戰術不被對方掌握就行了……
例如聯合南雲之後如何針對金國,什麼時候對金國發起戰爭,動用多少兵力,準備從哪個地方打,這些都叫做戰術,戰術是可以根據局勢隨時調整的。
既然隨時可以調整,自然不擔心對方探查,你查吧,費儘心思的查吧,戰術如果被你查到,我換一個戰術行不行?
故而,自古至今的上位者全都深知一個道理:隻要戰術不泄露,戰略泄露沒關係,甚至有時候要故意泄露戰略,以達到震懾和警告對手的意圖。
比如此前楊一笑故意在早朝上定下國策,而不是私下裡召集核心臣子進行謀劃,用意不言而喻,就是故意讓金國眼線們能夠探查得知。
如果不願意被查知,那麼就不會在朝堂上說,而是僅僅通知幾個核心重臣,關起門來悄無聲息的謀劃。
擺在明麵上的,擺在朝堂上的,那是故意之舉,沒準備瞞著人。
因此楊一笑的意圖非常明顯,他要用戰略先震懾和警告金國……
同樣的道理,現在金國有密奏傳來,很顯然也是完顏璟故意讓消息泄露,目的乃是讓大唐這邊知道金國的決定。
由此可見,高端的鬥爭其實也不高端,戰爭尚未開始之時,雙方先從消息層麵動手,用後世的思維理解,可以視作是互相放嘴炮……
你來我往,擺明架勢!
都想讓對方看到自己的強勢,都想用這種強勢讓對方低頭,然而,國與國之間怎麼可能隨隨便便低頭呢?
……
楊一笑當即召幾位重臣進宮。
他性格雷厲風行,直接拿出那份密信,笑著道:“剛剛收到草原那邊的飛禽傳書,乃是朕的那位結義大哥親筆書信,與我們推測的絲毫不差,完顏璟已經決定召集大軍。”
“大家先傳閱這份密信,看完之後說說各自想法……
“在你們傳閱的同時,朕先說說朕之見解,很明顯,騎虎難下了,朕之前想要震懾和警告金國的意圖,已經被完顏璟全部洞察和戳穿。”
“朕原本是想用這個辦法施壓,配合使團商隊的商貿分化手段,最終讓金國投鼠忌器,放歸所有的工匠人才,現在看來,已經失敗。”
“隻不過麼,朕心裡早有準備,完顏璟雄才大略,目光不可能短淺,他如果就這麼簡簡單單退讓,朕反而心裡要警惕他有陰謀。”
楊一笑說到這裡,目光看向工部尚書柳長生,鄭重問了一句:“如今能確定贖買回歸多少工匠嗎?”
柳長生屬於道門勢力,很早之前就加入楊氏,聞言立馬起身拱手,隨即掏出一個小冊子,念誦道:“我大唐使團此次出使,總計贖買百工人才四萬三,因謀劃得當,並付出護送巨資,故而事情進展頗為順利,至今日已有三萬五千人口到達京師……”
說著一停,繼續念誦:“另有八千人,也已經離開金國國境,距我京師不到百裡,最遲明日便可成功抵達。”
念完之後,合上冊子,再次開口道:“由此也就意味著,四萬三千工匠全都能回來,當初被金國俘虜掠走的十萬工匠,我大唐已經弄回來接近一半的人。”
楊一笑點點頭,沉吟道:“四萬三,比朕預想的多出三千人,這幾乎是使團最大的能力了,此事必須對使團之人論功行賞。”
這時宋老生緩緩開口,語氣帶著憂慮之意:“陛下,微臣已經看完密信,察哈親王在信上寫的很清楚,完顏璟已經和各部達成共識,準備征召大軍,與我大唐開戰。”
“臣不知道陛下注意到這個語氣沒有?”
“察哈親王在信上寫的是與我大唐開戰……”
“這意味著金國會主動發兵,而不是被動的等我們去打。”
“因此,微臣不得不提醒陛下,不管咱們此前的戰略是不是出於震懾意圖,現在都必須把咱們的戰略變為戰爭意圖。”
“事情到了這步,沒有退讓可言,金國如果主動發兵,那麼我們迎戰對敵,即便金國不主動發兵,我大唐同樣也要打這一戰。”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