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有雲,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當一個人的後路斷絕之時,或者說常年依靠的後盾忽然撤了梯子,那麼立馬就會心裡發慌,進而陷入對未來的恐懼。
如果是普通人,可能隻是擔心未來生活,但如果是有理想有抱負之輩,那麼他們更在乎自己的前程。
後路沒了,扶持沒了!
人在這種情況之下,不由自主就會尋找出路……
士族門閥出身的士子們也是人,隻要是人就會有著人的私心,假如他們依舊享受家族待遇的時候,他們也許會為了整個族群去著想,但是當他們自身陷入困境時,十個人有九個人都要考慮自己。
這是人的天性,不以意誌而轉移。
因此,此次恩科的大量士族都在轉變心態,家族回不去,大唐這邊則是敞開了門,隻要嚴格遵守那位帝王定下的規矩,那麼未必便不能成為後半生的歸宿。
況且整個天下都知道大唐缺官,並且正在日複一日的飛速強大,隻要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大唐很可能會一統中原。
這意味著,又要出現統一性的強國!
這也意味著,中原又要迎來一輪盛世。
所以,這對於所有的士子都是一番際遇,隻要緊跟大唐的步伐,後半生至少會生活無憂,而如果才乾十足嶄露頭角,說不定將來會成為名垂青史的人物……
一切的前提隻需要付出忠心就行!
那麼,就付出吧!
士族出身的士子經曆一番心理交戰,漸漸的都開始轉變了此前的態度。
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況且對一位開國霸主低頭有什麼不好,古往今來能追隨開國帝王乃是一大際遇啊。
……
至於落魄寒門出身的那些士子,以及大量貧苦出身的窮人士子,這些人的心態則是完全不需要轉變,他們從一開始就對大唐抱著感激。
並且隨著連續幾次政策的不斷頒布,這些人對大唐的感激之情越來越濃厚。
無數士子按照朝廷的要求,開始啟程動身準備上路,去參加學習,然後成為大唐朝廷的一員,也許剛開始僅僅是個吏員,但畢竟意味著命運已經改變。
初冬,天微寒!
一個滿身補丁的青年,獨自背著一個包袱,他跪在床前,恭敬的磕頭,語氣依依不舍,眼中隱隱有淚。
他在向老母親告彆。
“娘,孩兒得動身了……”
“朝廷吏部有令,恩科士子集結,所有人都要按照皇帝陛下的決斷去學習,否則會在履曆上記錄一個拒學的汙點。”
“一旦被記錄這個汙點,孩兒的後半生就廢了,並且會影響三代,讓咱們家裡更無出頭之日。”
“因此,雖然孩兒心中不舍離家,但是,孩兒不得不硬起心腸。”
“娘親,孩兒中的是舉人,所以必須奔赴大唐京師燕京,去那裡參加三個月的集中學習。如果不去,視同放棄資格……”
“我聽縣裡的官員說,陛下會親任我們的講授。娘親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這意味著孩兒會成為天子門生。”
青年跪在地上,輕聲的不斷解釋著,此次離家遠行之前,他最放不下的就是臥病在床的老母。
然而,沒文化沒見識的老母卻展現出難以言喻的果斷。
隻見這位老母親伸出手,顫巍巍的輕撫青年額頭,明明氣喘籲籲,但卻語氣堅決:“兒子,去,放心的去!”
“娘死不了,娘一定死不了。”
“咱們窮人這一輩子就這個機會,娘無論如何也不能看到你失去機會,兒子,你去,你放心的去。”
“家裡有娘,有你媳婦兒,雖然暫時窮困了一些,但我們吃糠咽菜等著你。”
“兒子,娘是個沒見識的,但是娘懂的一個道理,千萬不要倒在快要成功的門前。”
“以前娘去山裡砍柴,背著一大捆柴火下山,一百多斤的重量,壓的娘直不起腰,但我總是告訴自己,一定一定不能放棄,我跟自己說,快到家了,就快到家了,家裡孩子等著我,我必須把柴火背回去。”
“兒啊,你聽懂麼?娘親一個女人,背負一百多斤,完全是靠著這種念頭,才能撐住一天一天的去砍柴。”
“砍一天柴火,賣給縣裡大戶能換三四文錢,娘親就是靠著這三四文三四文的錢財,供著讓你能像富戶家的孩子一樣讀書。”
“娘親堅信,我兒能成。”
“果然,你成了!”
“皇帝陛下給了恩典,讓咱們窮人參加恩科,你中了,你考中了,兒啊,你知道娘的心裡多麼歡喜嗎?哪怕我立馬死了,也有顏麵去見咱家的祖宗。”
“兒子,你聽懂麼,娘這是用自己的經曆告訴你,一定一定不要倒在成功的門檻前。”
“去,你去,不就是京師嗎?不就是集中學習三個月嗎?不要擔心離家遠行,也不要擔心家裡的困頓。”
“隻要閻王爺不會突然來收人,咱們窮人能硬撐著活下去。”
“祖祖輩輩,不都是硬撐著活下來的麼。”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