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閒來無事,決定找他的老中醫朋友岐伯聊聊天,探討一下人生的奧秘,哦不,是醫學的奧秘。黃帝開口了:“嘿,岐伯,我這心裡頭啊,老是對那個水位之主怎麼治病的事兒耿耿於懷,你能不能給我講講?”
岐伯一聽,嘿,這可是個大學問啊,但看他老人家一臉求知欲,便故作深沉地摸了摸下巴上的山羊胡,說:“這事兒啊,說來話長,不過既然黃帝您問了,那我就得好好給您說道說道。”
黃帝一聽,眼睛立馬亮了起來,跟倆燈泡似的,催促道:“快講快講,我這耳朵都豎起來了!”
岐伯清了清嗓子,開始了他的“水位之主”大講堂:“所謂水位之主啊,其實就是咱們中醫裡說的腎臟啦。腎臟在五行中屬水,它要是出了毛病,那可得好好調理。調理的方法嘛,簡單來說,就是‘其瀉以鹹,其補以苦’。”
黃帝一聽,眉頭一皺,疑惑道:“啥?鹹能瀉,苦能補?這不是反了嗎?我平時吃鹹鴨蛋吃得多,也沒見瀉出個啥來啊!”
岐伯一聽,差點沒笑噴出來,趕緊解釋道:“黃帝您啊,這是誤解了。我說的這鹹瀉苦補,可不是讓您去吃鹹鴨蛋或者苦瓜那麼簡單。咱們中醫講究的是藥性,是藥物裡的那股子味道,對應著人體的臟腑,能起到調理的作用。”
黃帝一聽,恍然大悟,拍案叫絕:“哦~原來是這樣!那你快給我舉幾個例子,讓我這腦袋瓜子也開開竅!”
岐伯一看黃帝這求知若渴的樣子,心裡那叫一個得意,便開始了他的舉例說明:“先說瀉吧,鹹能瀉腎,意思就是說,鹹味的藥物能幫助腎臟排出多餘的廢水或者毒素。比如說,咱們有個中藥叫芒硝,它味道鹹鹹的,就能幫助腎臟把那些不需要的水分給‘瀉’出去,特彆是對於那種水腫啊、小便不利的人啊,效果杠杠的!”
黃帝一聽,眼睛一亮:“喲嗬,這芒硝還是個排水小能手呢!那苦補呢?苦咋還能補呢?”
岐伯一看黃帝這好奇寶寶的樣子,更是來了勁:“苦能補腎啊,這可不是說著玩的。苦味的藥物,它能幫助腎臟固攝精氣,防止精氣外泄。比如說,咱們有個中藥叫黃柏,它味道苦苦的,就能幫助腎臟把那些寶貴的精氣給‘補’起來,特彆是對於那種腎虛啊、腰膝酸軟的人啊,那可是大大的有好處!”
黃帝一聽,更是樂開了花:“哈哈,這黃柏還是個補腎小達人呢!那我這回可是真懂了,原來中藥裡的味道還有這麼多講究呢!”
岐伯一看黃帝這得意洋洋的樣子,忍不住潑了盆冷水:“嘿,黃帝您可彆高興得太早。這中藥啊,可不是隨便吃的。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病情也不一樣,得對症下藥才行。要不然啊,吃錯了藥,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話說回來啊,這腎臟啊,在中醫裡可是個重要的臟腑。它不僅是咱們身體的“過濾器”,負責過濾掉血液中的毒素和多餘的水分,形成尿液排出體外;還是咱們身體的“能量庫”,儲存著咱們從食物中獲取的精華物質,供咱們日常活動所需。所以啊,咱們平時啊,可得好好保養腎臟哦!
怎麼保養呢?那就得從飲食、作息、運動等多方麵入手了。比如說啊,咱們可以多吃點黑色的食物,像黑豆、黑芝麻、黑木耳啥的,因為中醫講究“黑色入腎”,這些食物啊,都能幫助咱們補腎;再比如說啊,咱們得保證充足的睡眠啊,因為腎臟啊,它是在咱們睡覺的時候進行“大掃除”的,要是睡眠不足啊,腎臟可就得加班加點地工作了;還有啊,咱們得適當運動啊,因為運動啊,能促進血液循環啊,幫助腎臟更好地排出毒素和多餘的水分。
黃帝閒來無事,就琢磨起了一個深奧的問題:“哎,岐伯啊,我這心裡頭老有個疙瘩,你說這厥陰之客它要是搗蛋起來,咱們中醫是咋對付它的呢?”岐伯一聽,嘿,這可是個展示自己深厚醫學功底的好機會,於是清了清嗓子,準備開講。
岐伯慢悠悠地說:“黃帝啊,你這問題問得好!厥陰之客啊,它就像是咱們身體裡的一個小淘氣,時不時就愛出來搗亂。不過呢,咱們中醫有的是辦法對付它。記住了啊,對付厥陰之客,咱們得用‘辛’來補它,用‘酸’來瀉它,再用‘甘’來緩和它。”
黃帝一聽,眉頭一皺,心想:“這說的啥跟啥啊?能不能來點接地氣的解釋?”岐伯一看黃帝這表情,就知道他沒聽懂,於是決定換個方式,用更幽默、更易懂的語言來解釋。
“黃帝啊,你想啊,這厥陰之客就像是咱們家裡的小搗蛋鬼,時不時就想搞點破壞。那咱們怎麼對付它呢?首先啊,咱們得用‘辛’來補它。這‘辛’啊,就像是給這小搗蛋鬼準備的‘正能量大禮包’,讓它變得不那麼調皮搗蛋了。比如說啊,生薑、花椒這些,都是‘辛’味的代表,它們能溫中散寒,給身體加點陽氣,讓小搗蛋鬼不敢輕易出來搗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