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葉默繼續開口道:“當然,就憑這一些線索,我們依舊很難確定嫌疑人的真實身份,所以,我又分析了其他幾個點,第一,嫌疑人購買的三輪車,車子裡隻有試發動機的一點點汽油,是根本開不了多遠的,最多隻能行駛一公裡,所以,嫌疑人身上一定會放著一瓶備用汽油,汽油不用很多,一個礦泉水瓶就夠了。但是,正常情況下,我們去加油是買不到散裝汽油的,必須是有牌照的機動車才能加油,農用三輪車加油必須登記身份證。所以,我認為,嫌疑人家裡有一輛摩托車,他大概率事先從摩托車裡把汽油吸出來,裝進瓶子裡帶在身上,這樣就不必去加油站登記身份證了。”
聽到這裡,張隊長恍然大悟。
“黃江鎮本地人不多,身高一米六五的本地人更少,身高一米六五左右,家裡有摩托車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如此一來,咱們的調查目標,就縮小到一個很小的範圍了。”
聞言,葉默點了點頭。
“沒錯,除此之外,我還有一個大膽的推理,那就是,我們在那輛丟掉的三輪車上麵,發現了一顆魚鉤,魚鉤是掛在三輪車車架上的,因此,我大膽的猜測,凶手是個經常釣魚的人,當日他將裝有屍體的行李箱拋棄之後,就直接拿著魚竿去釣魚了,那顆魚鉤,就是他漁具上麵留下來的。”
聽到這句話,鄭孟俊連忙舉一反三道:“也就是說,我們可以重點調查一下九月十七號早上,黃江鎮江邊周圍的釣點,問問那些釣魚人,有沒有一個身高一米六五左右的人在那天也釣過魚,一旦有,那這個人就有可能是我們找的那名幫凶。”
“沒錯,所以,我們接下來的調查方向就很明確了,由於時間緊迫,我決定今天晚上就開始調查,當然,這次就沒有必要挨家挨戶走訪了,我們去找當地村支書和鎮派出所的民警,重點排查一下我們要找的人就可以。我們分三個組,我帶一組,張隊長帶一組,鄭隊長帶一組,分彆對黃江鎮三個村進行調查,裡案發地點最近的黃家村就交給我,馬井村由張隊長負責,至於樟林村,就交給鄭隊長你來。”
聽到葉默的安排,張隊長立即點了點頭。
“葉隊長請放心,我一定按照你的要求,徹底調查一遍,有什麼情況,我立即和你彙報。”
“好,那麼咱們先去吃飯,吃完飯馬上開始行動。”
……
就這樣,在葉默的安排下,大家再次投入到破案工作中來。
加班,對於他們來說,已經習以為常。
但能在葉默的帶領下加班,這樣的機會少之又少。
能跟著葉默把案子破了,更是他們為之自豪的一件事。
很快,吃飯完之後,三輛警車從警隊出發。
葉默這邊帶著小李和小楊兩名同誌,前往黃家村進行調查。
來到黃家村,村支書張為民還有當地鎮派出所一名警員早就收到通知在此等待。
經過一番的交談過後。
村支書張為民決定帶著葉默去找一位叫做劉富貴的老頭。
此人六十四歲,是一名退休工人,平日裡沒事就喜歡釣魚,釣魚技術出神入化,是一位真正的民間釣魚高手。
所以,這黃家鎮周圍的釣點,他是無所不知,無所不曉。
平日裡那些經常釣魚的朋友,他自然也是十分的熟悉。
在村支書的帶路下,幾人步行了十來分鐘,最後來到了一棟小樓房旁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