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大地上,凝息於煙雨飄渺之間,有一座名為清河的小鎮,流傳著許多傳奇故事。北方名君包拯以其剛正不阿、明察秋毫的名聲引來無數江湖豪傑,此時他正因一起離奇事件來到這裡。
鎮中秋日斜陽,金色的餘暉灑在青石街道,勾勒出一幅悠遠的畫卷。突然,一聲慘叫打破了寧靜,四周行人紛紛側目,隻見一名女子慌亂而出。她杏眼圓睜,臉上滿是驚懼,懷中抱著一具猶如無花果般嬌嫩的屍身。此人正是鎮上名為李珊的美麗女子,麵容精致,肌膚如凝脂,身段纖細,宛如來自人間仙境的仙子。而她懷中的,卻是她未婚夫王振的屍體,趴在青石地上,鮮血染紅了原本潔白的襯衫。
包拯和他的得力助手展昭聞訊而來,看到李珊悲聲呼號,便立刻上前詢問。李珊氣喘籲籲,眼淚奪眶而出:“大人,我……我未婚夫被人殺了,他……他身體還有……還有很多奇怪的符咒……”說著,指向王振的身上。
包拯微微皺眉,心中隱約覺得事情非同尋常。他冷靜地問:“你可知為何他身上會有這些符咒?這些東西是什麼人放的?”李珊搖頭不已,神情愈加慌亂:“這我真不知道,前幾天他行為怪異,還說要去找一個方士……”
展昭在旁打量屍體,微微蹙眉:“此人脖子上有明顯的掐痕,死狀慘烈,似乎是被人毒殺而死。”
此言一出,鎮民們紛紛竊竊私語,議論紛紛。包拯神情嚴肅,決定將此案調查到底。設法詢問王振生前的親友,或許能從中查出一些線索。
“展大人,公孫師爺,你們兩人隨我一同查探,馬漢與王朝去鎮上打聽風聲。”包拯果斷指揮道。
不遠處的酒樓裡,王振的好友夏斌正酩酊大醉,他醉硬著頭皮回憶起那幾天的事情:“振兒他前幾天與我提起,鎮上來了個東洋方士,自稱懂得一些邪門的巫術,還能勾魂奪魄。我們一群人當初可是在酒席上討好的,隻是不料他竟然真的陰差陽錯……唉,我真是沒想到啊!”
包拯心中已有幾分推測:“此方士人未必真有那麼高的本領,有可能隻是利用了某些手法來捉弄他人。誰能替我找出那方士的住處?”
眾人紛紛表示願意協助,李珊也在一旁點頭,欲尋找真凶,為未婚夫報仇。包拯微微一笑,心中暗自欣慰,這女子雖麵容嬌弱,性子卻堅韌如鐵。
次日清晨,包拯帶著展昭、李珊與公孫述前往鎮外,尋訪那方士。一路上,李珊的步伐無比堅定,每一步都像是踏著哀痛的回憶,但她心誌已決,決不退縮。終於,在一片荒草叢中,包拯找到了那方士的住處。方士身形矮小,滿臉皺紋,穿著華麗的道袍,一看便知是個不修邊幅之人。
“大膽賊人,快快交出真相!”包拯一聲喝止,令方士大驚失色。
方士嚇得雙膝一軟,連忙解釋:“我真沒有殺人,王振來我處是想要尋我教他一門法術,我隻教了他一些把戲而已!”
“把戲?那你為何要教他那種陰險的巫術?”包拯鋒利的眼神直逼過去,方士心中頓時慌亂,慌忙辯解。然而他的話卻並無實質證據,包拯並未滿足。“展昭,你在一旁守著他,我要去找更多的證人!”
就在此時,馬漢和王朝帶著新的線索回來了。他們找到了一名自稱是王振好友的年輕商人,似乎知情異常:“那天晚上,我看見振兒與一女子送酒給方士,後來……他突然變得瘋狂,甚至向我借了不少銀子。”
“女子?那是誰?”包拯敏銳地問。
“好像是一個名叫小梅的女子,她身材纖細,豔麗動人。”商人回答時,眼中流露出幾分渴望,而這正好被包拯捕捉到:“這小梅或許與此案脫不了關係。”
李珊聽至此,臉色微變,喃喃自語:“難道他……真的被那個女子所迷惑?”
調查的步伐如猛虎下山,步履緊跟。包拯迅速帶著眾人前往小梅的住處,果然發現她在一片紅燈綠酒中。一番交鋒下來,小梅態度強硬,神色間帶有一絲撩撥,她開口便說:“我對王振實非彼濃情,隻是聽聞他與方士有所交流,想收他為徒。”
“小梅,你難道不知一切會釀成如此惡果嗎?”李珊聲淚俱下,淚流不止。
小梅態度冷淡:“李小姐雖貌美,卻未必理解他。你與我比,都是一個圈子裡的人選!”這一言令在場大人心中震顫,包拯意識到案情必然與小梅有關。
經過一番激烈的言辭,她終於同意配合調查。在包拯的威壓下,逐漸釋放了她心底的隱秘。“我一時心癢,想要與王振共謀一番,卻未料他身上遇到的真是邪術中的毒。”
“那麼說,王振真是被他害死了?”展昭插言問道,神色凝重。
與小梅的調查結束後,包拯決定將當前得到的線索彙總,一步步逼近真相。“我有什麼證據,能證明這樁奇案是小梅做的?”他問道。
就在此刻,一名老者闖入了議論的一眾人群中,雙眼渾濁,卻是個看似無權無勢的地方老人。“我可知,你們要查的不是彆人,而是與那東洋方士密切來往的秘密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