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城崇崇的月色下,包拯正踏著輕盈的步伐,在幽靜的小巷裡巡邏。身邊,南俠展昭白衣如雪,麵如冠玉,儒雅之中透著股英氣,仿佛晨曦下的皓月;而身後的公孫述,則是一位年逾花甲的老者,身形瘦削卻神情透著精明,堪稱世上難得的智慧和謙和。
這一夜,杭州城中蘭若寺發生了一起離奇的案件。寺廟之中,一名年輕尼姑,名叫慧心,被發現慘死在靜室之中,死狀淒慘,整個人仿佛被遭受了可怕的折磨,雙手緊握,臉上扭曲著極度的恐懼。由於其身負佛門清規,破身肉體遭到如此褻瀆,乃城中少見的怪案。傳言說,她生前與一名青年書生曾有過深情,兩人情意綿綿,但書生因家族反對而出走,慧心為愛成癡,最終以命償罪。
在包拯、展昭和公孫述的調查看來,這不僅僅是疑案,且關乎著一個無辜女孩的命運,因而三人毅然決定將此案件翻查到底。
“包大人,這件案子恐怕不單純。”展昭手握折扇,緩緩道,“昨夜我來此查看時,見到一位神秘的女子離開,模糊不清的臉龐,卻讓我心中狐疑。”
包拯微微眯眼,暗暗思量。“若是如此,那她與慧心的死有什麼牽連?”他話音未落,公孫述已將目光鎖定在了那塊被風一吹就飄落的白色絲綢帕子上,上麵纏繞了一種他熟悉的藥香味道。
“這藥香,似是東洋之物,乃是迷魂香。”公孫述語氣堅定。他雖年邁,但對各種禁藥乃至妖術的研究,可謂登峰造極,幾乎無人能及。
“這世上怎會有如此邪術?”展昭有所不解。他雖名為俠義之士,但麵對此等深奧的法術,心中始終覺得難以理解。
包拯卻不以為然,眼光異常堅定,雖然案件離奇,但他相信真相總會在細致的偵查中顯露無遺。他吩咐二人繼續調查丁、卯、巳等關鍵時間,期間未曾間斷地審問與慧心有交集的人,以求突破。
經過幾日的深入調查,包拯首先找到了慧心的好友,名叫靜雅,她為人溫婉秀麗,麵容淡雅,膚若凝脂,長發如雲,雙眸似星子,像極了夏日月夜的寧靜。
“靜雅,你心裡可知慧心臨終前的那位書生趙華可曾對她產生過嫌怨?”包拯直入主題。
靜雅為之震驚,連聲否認:“趙華自是個好人,雖然後來反悔,然他對慧心情真意切,不會有此恨!”
包拯端詳她的神情,似乎不是在說謊。然則在內心中,卻隱隱有種預感,這案件背後似乎還有更多複雜的糾葛。
這時,城中傳來動靜,王朝和馬漢領著一眾捕快押著趙華入府,包拯的眉頭微微一皺,心道:“這位書生怎麼會被抓到呢?”
趙華麵色蒼白,頭若搗蒜,見到包拯,連聲哽咽:“包大人,我冤屈!我絕無此心!我對慧心的情義豈會如此?”
但此時,包拯卻並不打算輕易放過他,反而冷冷一笑,緩緩道:“你是否知道,在靜雅的背後,藏著一枚密信,上有你們之間的私語實情,而其中卻似乎隱含著某種不可告人的秘密?”
詞鋒犀利,一語道破。趙華一懵,神情如土,心中明白自己已然暴露,不禁顫聲道:“我…我其實是被迫的,威脅,被他人攛掇……靜雅,她其實隱秘了我的過去!”
“你的過去?”包拯令他繼續說下去,眼中閃爍著明亮的光芒。
麵對審訊,趙華終於道出實情。他的家族與靜雅的家族世代交好,但因家族生意,上任掌門因迷信東洋邪術致使死傷無數,為求自保,竟把趙華追殺。慌張之下,趙華與慧心私通,以求逃避,卻未曾想到,靜雅也在深夜借機來訪。
“我曉得她追我目的,隻為抵禦我家族的劣跡,故此我與慧心實已無冤,卻不想她最終反遭毒手。”他眼淚漣漣,語聲一哽,悲苦道,“這都是我一念之差所致!”
但包拯的聲音卻如冰冷的石塊,一語道破玄機,“一切的罪行未必在你,也不是冤屈或是無辜,這其實背後還有更大的陰謀!”
經過反複追問與三人合諜,公孫述提到了女賊幽影,她外表纖細,身姿宛若輕雲,麵容絕美,卻時常帶著神秘的氣息仿佛千山萬水的一縷芬芳。
千算萬算,幽影自是包拯前世熟知的對手,東洋妖術的揪心之處,皆在她一念之間。試想,若此案中再牽扯出幽影,神鬼難分,便有可能是種種念頭交替而生,非但不止於單一之案!
“幽影,她曾來這裡探訪,正是原因。”王朝麵色凝重地接著說,“無論如何,幽影是滅絕人性的邪女,聽聞用的是巫蠱之術,胡作非為在此,我等須得防備!”
行動立時發起,王朝、馬漢兩人再度追查幽影的蹤跡,留下包拯和展昭繼續審問。而就在此時,包拯的目光觸及一旁牆角,那裡隱約放置了一個狐狸麵具。包拯心中一動,心道:“這或與案件的真相有直接聯係!”
“展昭,你看這狐狸麵具,似乎與幽影很有關係。”他思忖,再把麵具拿在手中,細細端詳,上麵的光影配合,隱約能夠勾勒出一個女人的身影。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