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溪有豐富的民俗文化,石寶山歌會有“千年趕一會、一會趕千年”的美譽,與“白曲”一道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上一世,沙溪成功地成為了旅遊名鎮。
但是,回到這一世,條件不成熟。
你這時候搞旅遊,搞文化名鎮,誰來旅遊?誰來文化?
那純粹是理想主義。
所以,眼下的關鍵,還是要通過經濟,讓沙溪富起來。
江山估計,自己這一回到沙溪,一年之內是不想調動了。
既然如此,那就安心地在沙溪搞經濟吧。
發展什麼經濟呢?
江山花了五天的時間,去了五個大隊,了解了情況。
這裡有參子,鬆茸,羊乳餅。
鬆茸上一次賣了。羊乳餅不適合放太久,參子是藥材,需求不大。
於是,江山將目光放在了沙溪鄉最大產量的作物上。
那就是煙葉。
我國有很多地區種植煙草,但以南雲的煙葉最好。
但是,華國對煙廠控製很嚴。沒有國家計委批準,不允許多建煙廠。
各地的卷煙廠,都會分配南雲的煙葉。
是國家的計劃分配,不允許卷煙廠去自己找煙葉。
所以,每年來,南雲的煙葉被統一收購,統一分配。
但是,那個價格,便宜的要死。
便宜不說,還有不少的煙葉賣不掉。
煙葉的收購,也是有計劃的。國家按煙廠的計劃來分配收購的計劃。
農民生產的數量大了,就賣不掉。
這就是七十年代的情況。
江山知道,上一世,一直到了八十年代初,煙廠的批建多了。這才使得煙葉緊俏起來。
於是,煙廠才開始派駐采購員到南雲搶購煙葉。
這個時候,煙廠稀少,煙葉還是滯銷品。
農民隻得將煙葉做成煙絲,自己抽。
煙絲或者是送人抽。就是不允許販賣。
任何公民私自販賣煙絲的行為都屬於違法行為。
所以,農民的家中,煙絲很多。就是不能變成錢。
江山想到了一件事:廂港卷煙廠,今天因缺乏煙葉,生產大幅減少。
內地的煙廠,那是不要想了。
你找上門去,人家也不會理你。
各省都種了煙葉,地方保護主義,讓各省的煙廠要用百分之九十的本地煙葉,隻能進購百分之十的南雲煙葉摻雜著。
所以,南雲的煙葉受到了排斥。
內地的煙葉,也出不了廂港。
國家是寧願我的煙葉爛掉,也不讓陰國人占便宜。
廂港隻能從外國購買煙葉。
那東西,外國的煙廠也需要煙葉,不可能給你很多。
這就讓廂港的卷煙廠老板,頭痛不已。
江山想了想,便去了麗江那邊,給廣周打了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