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西域通商啟征程_世子無雙:紈絝敗家子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世子無雙:紈絝敗家子 > 第271章 西域通商啟征程

第271章 西域通商啟征程(2 / 2)

阿米爾的”

衛淵站起身,目光堅定,暗自思忖:此行不僅是為了商貿,更是為了展示自己的實力與決心。

大殿內,氣氛緊張,衛淵的心中卻充滿了期待與鬥誌。

他知道,真正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衛淵心中早有準備,他清了清嗓子,語氣平緩而堅定,如同在自家後院閒聊一般輕鬆:“阿米爾國王,我大隋物產豐饒,絲綢、茶葉、瓷器,無一不是精品。這些,在貴國都極受歡迎吧?而貴國的香料、寶石、良駒,也同樣令我們垂涎。與其讓商隊在路途上遭受無妄之災,不如我們兩國直接通商,省去中間盤剝,豈不更好?”

他頓了頓,觀察著阿米爾的臉色,繼續說道:“想想看,商隊們來往穿梭,不僅能帶來豐富的貨物,還能促進文化交流,增進兩國友誼。這可是百利而無一害的美事啊!我們以誠相待,互通有無,共同繁榮,豈不美哉?”衛淵說著,嘴角微微上揚,展現出自信的笑容。

阿米爾聞言,眉宇間的那一絲戒備似乎鬆動了幾分,他那雙深邃的眼睛,也流露出幾分思索。

周圍的空氣也仿佛因此而變得輕鬆起來,緊張的氣氛稍稍緩和了些。

就在這時,衛淵敏銳地感受到一道充滿好奇與探究的目光,他微微側頭,便看到一位容顏絕美的女子正好奇地打量著自己。

她身著華麗的長袍,頭戴綴滿寶石的頭飾,舉手投足間,都散發著高貴的氣息,正是瑪雅公主。

她那雙如湖水般清澈的眼眸中,閃爍著一絲難以察覺的傾慕之色。

衛淵的目光與瑪雅公主的視線交彙,空氣中似乎彌漫開一絲微妙的曖昧。

他微微一笑,舉手投足間,儘顯風流倜儻之態。

他知道,在這個陌生的國度,除了商業利益,人情世故也同樣重要。

“衛公子果然是個人物。”阿米爾國王忽然開口,語氣中帶著一絲欣賞,似乎對衛淵的應對頗為滿意。

就在這時,大殿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內侍匆匆入殿,慌張道:“國王陛下!不好了!我方後方,又收到消息,大隋商人趙某四處散播謠言,說此行凶險,要大家小心提防……”

阿米爾眉頭緊皺,

衛淵也眯起了眼睛,他清楚,這僅僅是個開始。

衛淵眼中精光一閃,這趙商人果然如情報中所言,膽小如鼠,關鍵時刻隻會壞事。

他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從袖中取出一遝厚厚的羊皮卷,在阿米爾國王麵前緩緩展開。

“國王陛下,還有各位遠道而來的商賈,關於西域通商,我早已做足了功課。”他指著地圖上標注的路線、物產、風土人情等信息,侃侃而談,“這些,都是我收集整理的西域各國貿易資料,囊括了各國特產、物價、貿易習慣等等,諸位不妨一看。”

眾人被衛淵的舉動吸引,紛紛圍上前來。

羊皮卷上,詳細的文字和圖畫,清晰地展現了西域各國的貿易潛力。

一些原本猶豫不決的商人,看到這些詳實的數據,原本擔憂的神色逐漸被貪婪所取代。

“衛公子,此話當真?”一位商人忍不住開口問道,語氣中帶著一絲興奮和期待。

“千真萬確!”衛淵自信滿滿地回答,“諸位可以隨意查閱,如有虛假,我願承擔一切後果。”

眾人紛紛翻閱著羊皮卷,議論紛紛,壓抑的氛圍逐漸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對未來商機的憧憬。

衛淵趁熱打鐵,繼續說道:“我知道各位有所顧慮,但機遇與風險並存。富貴險中求,隻要我們精誠合作,定能滿載而歸!”

他環視眾人,目光堅定而充滿感染力。

在他的鼓舞下,越來越多的商人表示願意嘗試。

衛淵的威望也因此水漲船高,成為眾人心中的主心骨。

“衛公子,我願意追隨您!”一位商人激動地說道,他的眼中閃爍著對財富的渴望。

“我也願意!”

“算我一個!”

越來越多的商人加入到衛淵的陣營中,現場的氛圍一片積極向上。

衛淵看著眼前這些充滿鬥誌的商人,心中暗自得意。

阿米爾國王看著這一切,他走到衛淵麵前,伸出手,說道:“衛公子,你的能力和魄力,令我欽佩。我相信,與你合作,定能互利共贏。”

衛淵笑著與阿米爾國王握手接下來的路,還很長。

西域各國使者陸續到來,各自帶著不同的訴求和目的。

衛淵需要在複雜的局勢中周旋,平衡各方利益,才能最終達成目標。

夜幕降臨,衛淵站在窗前,望著繁星點點的夜空,心中思緒萬千。

他知道,通商之路充滿了挑戰,但他已經做好了準備。

“公子,一切準備就緒,明日即可啟程。”李翻譯的聲音從身後傳來。

衛淵轉過身,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好,傳令下去,明日出發!”

沙漠的烈日,如同熊熊燃燒的火焰,炙烤著大地。

浩瀚無垠的沙海,仿佛一隻沉睡的巨獸,靜靜地等待著獵物的到來。

衛淵站在高高的沙丘上,眺望著遠方,眼神深邃而堅定……

喜歡世子無雙:紈絝敗家子請大家收藏:()世子無雙:紈絝敗家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