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
孟青就跟荷香坐上馬車出了門。
她的田莊並不大,隻有五十來畝的樣子。
此時正值秋收。
沿途兩岸的田地裡,自然有不少農戶正在收莊稼。
孟青心思一轉,帶著荷香棄車步行。
一路上既能看一看左右風光,又能與農戶們閒聊幾句。
今年的天氣著實怪了些,因著接連大雨,不少莊稼都受了災,農戶們一邊收莊稼,一邊都在心疼這一年白費的功夫和種子。
一個年過半百的老人滿麵心疼地道:“這老天爺,真是一點活路不給人留啊。滿打滿算,收的這穀子,交了田租,哪裡還有餘糧過冬啊。”
“可不是麼。”
另一個人接話道:“現在這日子,是一年比一年難過了。明年翻春,皇上又要修行宮,說不定到時候又有徭役。”
“你可彆是嚇人!我怎麼沒聽說加征徭役的事情?”有人表示不信。
“你還彆不信,我叔叔周裡正前日去衙門辦差,聽到縣尊老爺提了一嘴。”那人急忙解釋道。
此言一出,其餘幾人都有些慌了。
“要是縣尊老爺開口,那多半就是真的了。”
“今年本來就收成不好,交了田租跟稅,哪裡還有咱們吃的?翻年還要加徭役,真的是讓人沒辦法活了。”
……
幾人一邊乾活,一邊七嘴八舌的說了起來。
孟青在旁邊聽了不少,心裡也有些感慨。
果然啊,不論是在什麼時代,生活在底層的老百姓,才是最不容易的。
“老伯,既然種地要看天吃飯,何不去城裡試著碰碰運氣,找個活兒乾?”
荷香有些不解地問。
“你這姑娘,想來是大戶人家出來的吧?你們高門大院裡住著,哪裡曉得外麵的艱難。”
“是啊。種地不容易,你當進城乾活就是容易的?”
“且不說我們沒有什麼手藝,當不了工匠,隻能做些挑挑扛扛的活兒。那在城裡什麼不得花錢,不說吃飯,找口水喝,都不容易。”
幾人說著話,手裡的活兒卻絲毫沒有耽誤。
那位年紀大些的老人接著說道:“我們這些人在城裡沒有住處,每天從家裡進城,可是不容易,且不說要走這許久的路,就是那進城稅,都能把人逼死。”
“進城,還有進城稅?”
孟青是完全沒有想到這些,她進出城這麼多次,怎麼沒聽說這個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