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俊拱手行禮:“林世伯安好。不知城內現在情況如何?”
林遠感慨:“城中百姓已被安置好了,可是這城門怕是快守不住了。幸虧你們來得及時,這下我們可以與之一戰了!對了賢侄,你帶了多少人馬來?”
“五千。”
“五千?”林遠有些失望,這徐世俊怎麼才帶了這麼點人來,五千人馬加上毫州營裡的滿打滿算不過一萬餘人。敵方人數遠勝於我方,這仗未免有些險。
知道林遠的想法,徐世俊苦笑道:“世伯,這五千人非是瑞雲府兵,也不是我徐家的私兵。是我……一些故舊。”
東秦是允許世家貴族豢養私兵的,不過人數不能超三千,若是超過三千一律作謀逆罪論處。而且國家需要征用時要無條件讓出私兵。相當於是替國家養軍隊,沒有一定財力的世家根本養不起私兵。也隻有徐家這樣的人家才會養著三千私兵,所以林遠才給他去信,打得就是這三千私兵的主意。
林家與徐家有些交情不淺,所以徐家的立場他也是知道一點的,所以他才沒有給家主寫信而是找徐世俊碰碰運氣。
顯然徐世俊也沒成功,但他卻憑自己借到了五千兵也實屬不易。
“先不說了,先進城先進城。”林遠執了他的手拉他進城:“對了,我跟你介紹下我們毫州的官員。”
“這是毫州通判,方明時。”
“彆來無恙,徐公子。”方明時行禮後抬頭看著徐世俊道。
“原來是你!”徐世俊眼睛一亮,他上前幾步離方明時更近些道:“方才聽世伯說起你的名字時便有些耳熟,沒想到是你!”
“你二位之前就認識?”林遠奇道。
徐世俊坦然道:“嗯。之前在泰安有過一麵之緣。”
“好好好。”林遠的的眼睛都笑彎了:“我們先進城,先商量禦敵之計。等我們趕走叛軍再好好敘舊。”
他這麼說其他人哪有不依的。
上了馬車,林遠有些迫不及待地問:“賢侄啊,你這除了先頭的五千兵馬,後頭可還有其他援兵?”
徐世俊實話實說:“隻有這五千了。人馬雖然還在籌集,但我估計至多不會超過一千。”
話說到這兒林遠也明白了過來,徐家不肯借兵,瑞雲府也不願意借兵。他們的立場已經十分明白,雖然不知道徐世俊是從哪裡調來的兵馬,但是這五千多恐怕就是他的極限了。
林遠扯著嘴角露出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勉強道::“五千也好,也好。”
方明時寬慰道:“知府大人不必焦急,曆來以少勝多的戰役也不少,我們雖然兵馬少於叛軍但未必就會吃虧。”
“淩竹,你可有什麼主意?”林遠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忙問道。
“現在還沒有。不過,可與木翰林商議一番再做抉擇。”
“是是是,你們倆好好想想對策。若有想法儘管去做,我信得過你們。”
林遠這番話足可見對他們兩人的信任。徐世俊沒有說話卻對這個木翰林有了一絲好奇之心。
柳朝雪接到消息漏夜前來,她踏進府衙書房的大門看到徐世俊時心臟漏了一大拍,連一向冰冷的臉上都有了一絲慌亂。但她速速連吸了三口氣穩定了心神,恢複成了那個冰山美人的模樣。
“木翰林。”林遠高興地起身招呼她:“快來,快來。這位是瑞雲來的徐世俊,你們都是我們東秦首屈一指的青年才俊,而且更難得的是都有一份為國為民的熱心腸。想必定能一見如故。”
柳朝雪站在燈光不明處向徐世俊微微欠身行了一個書生禮,壓低了聲音道:“翰林院木新陽,幸會。”
徐世俊也是回了一禮,並未有異狀。
柳朝雪這才放下一些心來。
林遠馬上拉過柳朝雪商議正事:“徐賢侄帶了五千精銳來,合上我們原來的人手約莫有九千餘人。叛軍人數不會少於三萬……木翰林,你可有什麼退敵之妙法啊?”
“一萬對三萬……”柳朝雪秀眉微蹙並沒有馬上應答。她瞧方明時麵上也有焦慮之色,看來是真的沒有主意了。
“胡大人呢?”柳朝雪環視一周沒有見到他有些疑惑。
“哦,胡指揮使這幾天都沒合眼,我逼他去休息了不然熬不住。”
“嗯。胡大人是該好好休息一下了。”這個胡必勝人雖然不見得有多英明,但是卻是真的肯用心的。柳朝雪這幾日對他倒有幾分改觀。
林遠笑眯眯地:“那我們接下去的部署,各位有何高見啊?”
方明時將自己的想法說出:“接下去這一戰,我們最好反守為攻。不能再打這樣的拉鋸戰了。”
對於這一點柳朝雪也同意,但她沒有接話繼續聽方明時說。
林遠問道:“怎麼攻?總不好正麵抗爭吧?我們的兵力遠遜於他們啊……”
柳朝雪認同方明時的話,接著他的話道:“雖然我們兵力遜於他們,但是他們的戰意卻早已被這天氣和一次次的失敗磨滅了不少了。正麵直擊,我們未必輸。更何況……錢成益並不知道我們到底有多少援兵。”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