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踏上去京城的路,秦楓腦子裡還是迷迷糊糊的。
聖旨?
好家夥!
我穿越個縣令,居然還有資格接到這東西,這要是回了老家,還不得吹一輩子?
洪武二年。
所以這是老朱的聖旨啊!
牛逼了!
稍稍跟那位似乎很和氣的欽差大人一打聽,秦楓才知道,是臨濠知府貪贓枉法,被正要整頓吏治的老朱抓了現行,全家抄斬,然後無意間看到自己打死黃萬財的案子,一番調查之後,入了皇帝的法眼,便把他調去了應天府附近的一個小縣城。
雖然去那個淳化縣,也還是七品知縣,但那裡距離應天府隻有數裡之遙,算是靠近大明中樞,要做出什麼成績的話,升遷自然也更快些。
莽了一波,竟然還要升官了。
可這大明的交通,實在太糟糕!!
從濠州到淳化,大概也就200公裡的樣子,走高鐵一個多小時就到了!
然而在這個時代,秦楓即便是搭上了好心的欽差大人提供的馬車,也足足顛簸了好幾天,渾身骨頭都快散了架,這才終於到了這個要調任的小縣城。
行吧,不管怎麼說,也是個喜事兒。
多混一天,就能多賺一天的錢。
……
皇帝返京,百官震懾。
首先處理的,是有關鄂國公常遇春暴斃之後的一些後事。
在朱元璋的親自主持下,常遇春的兒子常茂受封鄭國公,同時也指婚嫡長子朱標,和常遇春家的長女訂婚,成親當然還要另擇吉日。
聖旨一到,常家自然是感恩戴德,高呼皇恩浩蕩,感激得幾乎要淚流滿麵。
與此同時,徐達、李善長、劉伯溫等人,也仿佛看到了一個積極的信號——咱們這位皇帝陛下,是很念舊情的,所以同樣位列開國功臣的他們,未來也能有個很好的結局。
緊接著,大事來了!
朱元璋在深宮之中,召見開國元勳之一的劉伯溫,開門見山地直接問道:“奏折何意?”
劉伯溫心中一凜,知道陛下指的是立國本的大事。
所幸他早有準備,聞言立刻躬身奏道:“大明初定,宜早立國本,必能令江山永固,千秋萬載!”
哼!
朱元璋知道他這話,不儘不實。
說的雖然冠冕堂皇,但要不是聽到了什麼不諧的風聲,怎麼會有那麼突兀的一道奏折?
但看樣子,也問不出來什麼了。
唉,要是能聽到這廝的心聲就好了,聽聽他到底是受了什麼影響,才催促咱早立太子。
劉伯溫早年就追隨朱元璋,一路南征北戰,忠心耿耿。
對他的忠誠,朱元璋並不懷疑,但也不喜他的吞吞吐吐。
事實上,這件事早在朱元璋的籌劃當中,既然有人提了出來,便索性提上日程。
很快,在各位朝廷重臣的一同參議下,大明太子,正式確立!
皇長子朱標,當仁不讓,成為這個新建王朝未來的繼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