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陳強現在是真拿不出6000大洋。
五洲大藥房的廣告費是1000大洋,汽水的廣告費是500大洋,再加上日本人辦的兩次比賽,出場費非彆是00日元。這些錢加起來差不多有兩千多塊大洋。
而陳強平日裡的花銷也不小,為了保障營養,陳強的食品開銷非常的大,肉類、雞蛋、魚類,以及奶粉等營養品是不間斷的,他一個人在食品上的開銷,比普通一家人都要高許多。
再加上平日裡的一些日常開銷,比如穿衣、基本生活用品等等,這些也都是開支,雖說南開大學也會有一些津貼,但現在的陳強,全部身家加起來,真的不到2000大洋。
“還有4000塊的缺口”陳強長歎一口氣,這可是一筆天文數字,就算是把陳強給賣了,也賣不到4000大洋。
“實在不行的話,就隻買一個去美國的單程船票,回來的話再想辦法最壞的結果,乾脆黑在美國算了。”
然而陳強又馬上否決了黑在美國的想法。
現在的他,已經不能算是孤家寡人了,他還有南開大學,還有張伯苓這個“父親”。
張伯苓肯定是希望陳強可以載譽歸國的,如果陳強真的留在美國不會來,張伯苓一定會非常失望的。哪怕是為了張伯苓,陳強也必須回國
日本體育協會。
中野健次郎拿著一份文件,匆匆的走到進了岸清一的辦公室。
“會長,滿洲方麵發來電報,美國人拒絕了滿洲的報名要求。原因是美國認為我國對滿洲的侵略違反了凡爾賽合約,因此美國並不承認滿洲國為一個獨立的國家,也不會允許滿洲國參加洛杉磯奧運會”中野健次郎開口說道。
岸清一點了點頭“這是我們早已經預料到的事情。自從我們出兵東北以來,美國就不斷的警告我們,這些美國人隻是叫嚷而已,不會有真的行動的況且讓滿洲報名參加奧運會,也是我們對西方列強的一種試探,如果能夠報名成功固然很好,失敗的話也無所謂,至少我們已經向國際上表達了態度。說不定下一次的奧運會,滿洲國就能參加了”
“會長,除此之外,駐天津的總領事館也發來了一份情報,中國的教育部,已經決定派運動員參加奧運會了”中野健次郎開口說。
“他們之前不是說不參賽麼怎麼這又參賽了可真是善變啊”岸清一話音一頓,接著問道“中國派了那些運動員參賽應該會有那個陳強吧”
“對,的確陳強,除了陳強之外,還有劉長春和於希渭。”中野健次郎回答說。
“劉長春和於希渭,不正是滿洲所報名的兩位運動員麼看來中國這次報名,是針對滿洲而來的。不過這些小動作完全沒有意義,滿洲脫離中國已經成為了事實,相信用不了多久,滿洲也會像朝鮮那樣,並入到我大日本帝國當中”岸清一頗為激情的說道。
中野健次郎接著介紹道“滿洲那邊發來的情報,劉長春在去年的時候,便跟隨東北大學的師生一起去了北平,我們在滿洲的人曾經去過劉長春的家裡,他的確是不在家。至於於希渭嘛,他現在就在大連,處於我們的監視之下。”
“於希渭沒有跟隨東北大學一起逃亡關內,就說明他有為我們效力的可能性,未來的話,我們可是試著去爭取他,讓他為我大日本帝國效力我想在高官厚祿麵前,他會動心的。”岸清一長歎一口氣,接著說道“我現在最擔心的,還是那個陳強,他真的是一個非常優秀的運動員,如果讓他參加奧運會的話,或許真的能夠創造亞洲人的奇跡”
“會長,您的意思是說,陳強有可能在短跑項目上戰勝西洋人”中野健次郎開口問。
岸清一並沒有回答,而是開口說道“幫我通知駐天津的總領事館,讓他們留意陳強的動向”
張伯苓回到了天津,然後第一時間把陳強叫到了自己的辦公室。
陳強見到張伯苓是,發覺老爺子瘦了好多,而且精神也不太好。
“老爺子大概是為了奧運會的事情,傷神又傷心吧”陳強心中暗道。
張伯苓見到陳強後,卻強行擠出一臉笑容,他開口問道“我從洛陽發來的電報,你應該早就收到了吧”
“已經收到了。”陳強點了點頭。
“收到了就好,接下來安心訓練,爭取拿個獎牌回來,為國爭光”張伯苓開口鼓勵道。
張伯苓並沒有提參賽經費的事情,反倒是讓陳強有些詫異。
“難不成是那幫高高在上的大佬們轉性了給撥了一筆參賽經費不可能吧,太陽怎麼可能會打西邊出來”
穿越之前,陳強對於那些大佬們的印象,隻是停留在文字上的記載,但是經曆過去年的江淮水災後,經曆過整個“九一八事變”後,陳強對於那些大佬們卻有了一個更深刻的認識。
“錢都拿去打內戰了,江淮水災死了幾十萬人,賑災卻全靠發債券。那些家夥又有怎麼可能舍得撥經費,讓我去美國參加奧運會”
想到這裡,陳強開口問張伯苓“先生,這出國比賽的經費問題,是怎麼解決的”
“這個你不用擔心,我來想辦法你去美國參加比賽,估計四五千大洋也就夠了,我張伯苓化緣和尚的外號也不是白叫的”張伯苓開口說道。
此時的張伯苓已經下定決心,哪怕是砸鍋賣鐵,也要把陳強送到美國去參加奧運會
然而陳強卻知道,這一次“化緣”的行動注定不會很順利,能夠湊足經費的可能性並不大。
張伯苓雖然有“化緣”的能力,但之前籌措經費都是為了興辦教育。在建學校這種事情上,很多人還是樂於捐款的。
陳強這次是去美國參加比賽,情況就完全不同了,讚助運動員出國比賽,跟出錢蓋學校完全是兩碼事。
那些有錢人樂於掏錢辦學校,未必是真的希望發展教育事業,很多的人也是想要博取一個好名聲。畢竟中國人曆來都重視教育,出錢建學校,那是一件非常有逼格的慈善事業。
學校建成了,學子們會感謝你,社會上也會給予你一個高度的評價。若是學校的某個教學樓是以捐款者的名義命名,那也是一件非常有意義事情。
而捐助一個運動員出國比賽,就沒有建學校名氣那麼大了。除了那位運動員會感謝你之外,怕是沒有什麼好處,不會有人誇讚你樂善好施,甚至會有人覺得你是有錢沒處花的冤大頭。第一天捐助了運動員,第二天說不定就有一大群乞丐來堵著門口要錢。
放在後世也是如此,若是說要建一所希望小學,那很多人都會踴躍捐款。但要說給某個運動員捐款,讓他出國比賽,除了讚助商,怕是沒有人願意掏錢。
就算是那些讚助商願意掏錢,也是因為商業利益的考量,而不是真心的為了體育事業的發展,不是為了圓運動員一個比賽的夢想。
現如今是三十年代,若是放在體育發達的美國,可能還會找到願意為運動員掏錢的讚助商,但是在中國,想都彆想
陳強出國比賽,最終的成績如何,也是一件無法預料的事情,若是陳強最終顆粒無收的回國,那讚助的錢豈不是白掏了還不如給學校買點桌椅板凳,或者買些書籍,至少是能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還有能得到社會好評。
陳強估計,哪怕是張伯苓親自出麵,也未必能夠找來多少錢。那些慈善家們未必願意把錢花在陳強的身上。
“先生,要不然我出去募捐吧”陳強突然開口說道。
“你要去哪裡募捐”張伯苓有些吃驚的望著陳強,他沒想到陳強會有這種想法。
“去北平、上海、南京、廣州的那些大學。”陳強接著說道“先生,我想請您幫我聯係一下各大院校,然後一個一個去,我可以像廟會裡那樣,表演短跑,然後募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