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伴的那個瘦臉女性,為什麼一直沉默呢?她可能是凶手的同犯,擔任著誘騙被害者上鉤的角色。可是當她扮演完這一角色後,凶手為了滅口,把她也殺了,然後把屍體不知藏在什麼地方。
不論怎麼說,這又一個女性的登場,使刑偵支隊更加緊張起來。最壞的情況,就是連續殺人。
刑警們多次去找目擊者,刨根問底地反複追問他們,讓他們儘可能地回憶當時的情況,即使是一絲細節也不放過。經過這些努力,他們中的某人想起了一個小細節:“我記得那個穿雨衣的女人抱著一個包裹,裡麵好像是水果一類的東西。”
“水果?你怎麼能知道是水果?”
“水果包不總是鼓鼓囊囊、沉甸甸的嗎?再說,那包皮紙上好像還印著水果圖案。”
“那包皮紙是不是車站附近水果店裡的東西?”
“那可不敢說。我沒有在車站附近買過水果。不過,她有可能是在站前的什麼地方買的。”
“怎麼見得?”
“水果一類的東西,在哪裡買也都差不多。那麼重的東西,從大老遠的地方帶了來,不太累了嗎?”
證人的這番見解很有說服力。警方對車站周圍的水果店進行了調查。
除了在車站大樓內有賣水果的之外,站前兩家百貨公司內和附近其他地方也有幾家水果店。車站一天有近三十萬流動客人,要通過對這些水果店的調查,發現那唯一的一個客人的線索,實在是有如大海撈針般的困難。
對車站外的幾家水果店的調查沒有取得任何結果。他們隻好又回到了車站大樓裡。在這兒,客人下了車,買東西最方便是車站大樓內。尤其是當天下著雨,如果從車站大樓出去買東西,既要被雨淋濕,又不定什麼時候才能找到想要買的東西。如此看來,那客人在大樓內買的可能性比較大。
第二天,警察又來到最初調查過的商店裡。店員換了人。昨天的店員,幾乎看不到了。上午和下午大概是兩班製。田春達隊長向換班的店員再一次提出了同樣的詢問。當他把被害者的照片拿出來,向一個售貨員問詢的時候,出納台上有個女出納員仿佛驚奇地在側耳細聽。
在田春達隊長眼裡,就連這點微小的反應也逃不掉。
“怎麼?你好像是想起了什麼?”他看著那位出納員問。女出納被他從對麵緊緊地盯著,仿佛有點兒慌張似的,但她還是口齒清楚地回答說:“你問的那個人怎麼樣,我不清楚,不過,在上星期六晚上六點左右,確實有個穿白雨衣的女顧客在這裡買過水果。她買的是甜瓜和麝香葡萄,大約買了五十多元的。”
“那個女顧客是不是這個人?”刑警趕緊拿照片給她看。
“好像是。不過,因為隻看了她一眼,所以我不敢肯定。”
“記不記得她有什麼特征?”
“哪好意思直盯盯地看顧客呀!”(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