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何煒一聲令下,渡河到富池口西岸的突擊總隊部隊很快按部就班的動作了起來,展開戰鬥隊形開始以戰備姿態搜索前進。
考慮到日軍的反常表現,為了及時的發現日軍可能的伏擊部隊,何煒將手頭上所有的步兵部隊全部展開。
何煒以老兵最多,戰鬥力為最強的突擊總隊直屬特務連(欠一個排)在最前展開擔任先鋒,在特務連兩個排之後則是傅琛的步兵第一營,第一營的三個步兵連跟進在特務連之後,呈一線式戰鬥隊形完全展開,第一營的營部連、營屬重機槍連和營屬迫擊炮連則在其後跟進。
而突擊總隊炮兵營的山炮第一連以及戰車防禦炮連,又在第一營的戰鬥隊形之後,至於突擊總隊的直屬工兵連,則在山炮第一連和戰車防禦炮連的隊形後方跟進。
炮兵部隊的火炮騾馬和輜重較多,自衛能力相較於步兵部隊要差一些,所以何煒將其部署在了第一營之後和工兵連之前,一旦和日軍遭遇,第一營的步兵和突擊總隊的工兵便可以一前一後的及時為山炮第一連和戰車防禦炮連提供保護和支援。
一營的步兵戰鬥力自不必多說,突擊總隊的直屬工兵連雖然名為工兵,但是步兵該有的基本戰術和基本訓練也掌握的絲毫不差,準確的說,突擊總隊的工兵連應該稱之為兼具步工戰術的“戰鬥工兵連,”真打起來,工兵連也完全能當步兵連使喚。
戰車防禦炮連和山炮第一連這兩支炮兵連的行軍隊形,也全都按照最高戰備標準執行,何煒命令所有的火炮一律不許拆開馱載,全部使用挽曳方式以騾馬拖拽行軍,這樣一旦和日軍遭遇,火炮一卸下即可進入放列射擊狀態,能以最快的速度進行還擊。
第一營營屬迫擊炮連和營屬重機槍連也都秉持著以最快的速度進入戰鬥狀態的原則,以迫擊炮炮身炮架不分離,重機槍槍身槍架不分離的方式行軍開進,而部隊中的所有步槍兵也都刺刀上槍以備不測。
當然了,何煒也沒有忘記護住退路,在渡河登陸處,他特地留下了特務連的一個步兵排和第一營營屬重機槍連的一個機槍排(兩挺zb37重機槍)看守渡河工具以及登陸點,以防止被人抄了後路的情況出現。
可以說,何煒的這支將近兩千人的臨時戰鬥群,已經竭儘所能的做好了一切應敵準備。
而何煒在將所有應敵戰備工作部署下去之後,也敢拍著胸脯說,儘管他不知道日軍此時的突然消失等異常情況的葫蘆裡麵賣的是什麼藥,但日本人要是敢對他的這支戰鬥群打埋伏亦或是有什麼其他圖謀,那最後被搞死的是誰還真就是一個未知數!
既然要搜索前進,何煒自然不可能讓部隊像是無頭蒼蠅一樣四處亂撞,在當前日軍部隊突然消失的異常情況下,何煒判斷日軍最後可能部署在兩個方向。
首先,是富池河西岸綿長河灘的某一處,其次,則是被第18師54旅丟失的防禦陣地,何煒之所以做出前一種判斷的理由很簡單,既然日軍的部隊突然消失在了原渡河地帶,那很可能是吃了大虧之後知道原渡河地帶對岸的中**隊不好惹,索性就改換了渡河點,準備從富池河的其它位置再一次渡河登陸。
第二種判斷,則是基於另外一種較為樸素直接的考慮,那就日本人在第一次渡河攻擊中被突擊總隊暴揍一頓後,暫時沒有在短時間內再次發起渡河攻擊的能力,需要時間進行整補,所以將部隊收攏了起來,集中在了某一處地帶休整。
而這個可以進行修整的地帶,也不是隨便選選就行,而是至少要有最基本的防禦警戒工事和臨時宿營地,甚至是繃帶所、彈藥所等後勤設施。
日軍昨夜才登陸,和第18師54旅混戰了一夜,何煒並不認為他們有充足的構築工事,一旦日軍集中收縮起來,最好的選擇就是第18師54旅遺留下來的陣地工事。
基於這兩種判斷,何煒決定先向第18師54旅遺留的陣地方向搜索過去,看看能不能在54旅的遺留陣地附近捕捉到日軍部隊,如果撲了個空,到時候再帶著部隊回身折返,改為向富池河西岸的河岸搜索。
本著這一作戰方案,乘著夏日傍晚的熱風,何煒就這樣率領著已經完全展開戰鬥隊形的臨時戰鬥群,小心仔細的開始了戰鬥搜索。
寬廣的野地中,整片大地肅然無聲,田野之間泥濘不堪,在臨時戰鬥群隊形的最前方,突擊總隊的直屬特務連已經在連長楊彪的指揮下完全按照戰備行軍搜索的隊形展開,擔負起了開路先鋒的任務。
特務連的兩個排一左一右的並列展開前進,兩個排的全副武裝官兵一邊警惕的持槍前進,一邊警戒四周的情況,四周除了風聲和蟬鳴聲外,就隻有特務連的官兵們踏著作物的響聲。
一支部隊,從最基本的步兵班排、再到步兵師,軍,在行軍作戰時都必須配備前鋒部隊,所謂前鋒部隊亦可看做一支部隊的耳目,斥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