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山炮一連,山炮二連,極限射程,目標,陣地正前方,每炮十發,急速射!”
陳信生對兩部分彆通往突擊總隊炮兵營山炮一連和山炮二連陣地的電話大吼道。
陳信生對兩個山炮連下達的射擊命令很是奇怪,不但沒有按照已經測製好的射擊地圖指示射擊目標區域,還以“陣地正前方”這樣模棱兩可的話語代指射擊目標,甚至連射擊彈種都沒有做具體指示。
雖然接到了特殊的命令,但兩個山炮連的官兵還是很快動作起來,在將火炮的各項戰鬥射擊諸元調整為各自炮種的極限射程後,突擊總隊炮兵營山炮第一連的6門日本造94式75毫米山炮和山炮第二連的6門蘇俄造1909式76毫米山炮陸續開火。
在隆隆的爆炸聲中,12門山炮很快將120顆75毫米和76毫米的爆破榴彈投射到了大小熊山高地前方約7公裡處。
突擊總隊炮兵營的兩種山炮的極限射程差距不大,均可達到8公裡的射程,故而,縱然陳信生下達的是十分模糊的射擊命令,可兩連山炮的落彈處卻也十分巧合的重合在了一起。
120顆爆破榴彈向後落地爆炸後頓時炸出了一朵朵絢爛的彈花,落彈處瞬間多出了數道黑色的煙柱又升騰起來泛黑泛紅的揚塵,其射擊效果也煞是驚人。
若是這樣的一輪炮擊砸在了剛剛對大小熊山高地發起攻擊的日軍步兵中隊的頭上,其轟爆開來所形成的破片殺傷圈足可以一口氣報銷,殲滅掉日軍進攻隊形中超過半數的戰鬥兵員。
然而,這輪炮擊的落彈處卻隻是打在了一片空地上,既沒有打到日軍的步兵進攻出發陣地,也沒有波及到日軍的炮兵放列陣地,沒有給日軍造成半點殺傷,其起到的作用,隻是將空地上的泥土炸的滾燙冒煙。
在大小熊山高地頂的1125團指揮所中,陳信生和胡日貞卻全然不在意這輪完全是浪費炮彈的炮擊,兩人皆在轉動著炮隊鏡,在戰場上搜索著日軍重炮兵部隊的動向。
這輪炮擊當然是陳信生的釣魚戰術的一部分,兩連山炮的驟然開火自是為了吸引,調動日軍的重炮兵部隊。
以剛剛日軍重炮兵對位於反斜麵的迫擊群陣地的反製射擊之迅速,陳信生和胡日貞皆篤定日軍的重炮兵斷然沒有放過主動開火暴露自身的山炮陣地的道理。
至於炸沒炸死日軍士兵,是否壓製了日軍的炮兵陣地在殲滅日軍重炮兵部隊的戰術目標麵前卻是一點也不重要。
與此同時,日軍重炮兵大隊的指揮所中,大隊長赤鬆友一郎看到驟然襲來的猛烈爆炸後頓時一驚,隨即對指揮所中的軍官大喊道:“敵炮開火,快讓校射氣球觀察敵炮狀況!”
“是!”
日軍軍官高聲應答,立刻接通了通往空中校射氣球的電話,而校射氣球上的日軍觀測軍官也表現出了極其優良的戰術素養,利用校射氣球上裝備的炮隊鏡,大倍率望遠鏡和測遠機,迅速根據炮彈的落彈和大小熊山高地後方兩個山炮彈那並不算明顯的射擊揚塵和炮煙推算出了大小熊山高地後兩連山炮的大概放列位置。
隨即,軍官向赤鬆友一郎回報道:“報告長官,校射氣球報告,打出剛剛這輪炮擊的敵軍炮兵放列陣地在敵高地後方,從敵炮的射擊效果和射程來看應該是75毫米口徑的山炮或野炮,其放列陣地位置似乎鄰近高地後方的山腳下。”
聽到了來自校射氣球的報告,赤鬆友一郎頓時訝異、本以為當麵中國軍隊的所有火炮都布置在反斜麵上,卻沒想到在山腳後方居然還有中國軍隊炮兵的放列陣地,而在發現了中國軍隊的新一處炮兵陣地後,赤鬆友一郎的第一反應就是-打掉他們!
至於為何中國軍隊的山野炮要對空曠無比,沒有任何射擊目標的空地開火,便已不在赤鬆友一郎的考慮範圍之內了。
當然,他也沒有時間考慮了。
看著大倍率炮兵望遠鏡中大小熊山高地的方向,赤鬆友一郎眯縫了雙眼冷哼一聲,道:“命令第一,第二中隊,在校射氣球下迅速打掉大小熊山高地後方之中國炮兵!”
可接下來副官的一句話卻給赤鬆友一郎潑了一盆冷水。
“長官,校射氣球報告,敵軍之炮兵放列陣地臨近其高地側背,有相當的射擊死角,不易命中,而我大隊放列陣地距離敵高地之距離也過遠,我大隊的榴彈炮射程不足,校射氣球建議我大隊迅速向敵軍高地側翼機動,減少敵高地地貌帶來的射擊死角並縮小射距!”
“該死的!”
赤鬆友一郎大罵一句,帶著無可奈何的語氣下令道:“命令,第一,第二炮兵中隊,大隊本部指揮所迅速轉換為機動狀態,乘坐履帶牽引車向東北方向快速機動,前進至距離敵軍高地八公裡處後迅速開設放列陣地,打掉敵軍的炮兵。”
赤鬆友一郎的150毫米重炮兵大隊的放列陣地與大小熊山高地之間的距離大概在10公裡,而其所裝備的96式150毫米榴彈炮的最大射程也不過11公裡,可以說整個大隊和目標之間的射距基本處在了火炮極限射程的邊緣,雙方之間的距離過遠。
加之剛暴露出來的兩個突擊總隊山炮連又有高地的山體作為掩護,故而,赤鬆友一郎的重炮兵大隊,若想在現有的炮兵放列陣地打掉突擊總隊的兩個山炮連簡直是困難重重,甚至可以說毫無可能。
相應的解決辦法,自然是改換射擊陣地,同時拉近和目標之間的距離,儘可能的避開大小熊山高地山勢帶來的射擊死角。
於是,赤鬆友一郎的150毫米炮兵大隊很快開始了前進機動,兩個各裝備4門96式150毫米榴彈炮的炮兵中隊和赤鬆友一郎的大隊本部指揮分彆搭乘著十幾輛92式8噸野戰重炮牽引車和十幾輛94式卡車吉普車,艱難的在潮濕鬆軟的泥土中開始了戰術機動。
十幾輛92式8噸野戰重炮牽引車發出了一陣陣刺耳的轟鳴,冒出了一陣陣黑煙,牽引著8門沉重的96式榴彈炮和彈藥車,轉動著粗大的灰黑履帶,緩慢而笨拙的陸續加速前進。
這種履帶式牽引車為日本陸軍於1936年所開發,專門用以牽引日本陸軍獨立重炮兵部隊所裝備的大型野戰加農炮和榴彈炮所用。
不過這種重達8.35噸,外型酷似何煒穿越前那個年代農用拖拉機的履帶式重炮牽引車,在泥濘路段的機動性實難稱良好,唯一值得稱道的就隻有履帶帶來的良好通過性而已。
而在拖拽了重達4噸多的96式150毫米榴彈炮和裝載了大量炮彈的彈藥車過後,更是讓這些履帶式牽引車雪上加霜,十幾輛牽引車就好像是十幾頭老邁的笨牛一樣,在此起彼伏的發動機轟鳴聲和不斷冒起的黑煙中左搖右晃的艱難行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