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洪辟神魂與常人不同,強大得不可思議。
凝如實質,不需借物,便能現於人前。
這般大費周章,便是為了令自身的存在合情合理,經得起推敲。
春秋輪回,匆匆而過,。
自洪辟居於此地,已是第二個初春。
深巷之中,一截枯枝從一座小院中探出歪歪扭扭的枝杈。
洪辟平日雖是極少出門,街坊鄰居也都知曉,這座有一顆枯死老樹的小院中,住著一對兄弟。
兄長是一個頭陀,本是常年在外行腳,隻因家中有幼弟,一年中,倒也會回來數次。
每次回來,除了帶回些吃食雜物。
讓人稱奇的,是這頭陀每次帶回家中的,最多的竟還是書籍等物。
那幼弟更令人驚奇。
不過小小年紀,便獨自居住,還能將日子過得井井有條。
而且人們日漸發現,這個稚齡幼童,十分愛讀書,小小年紀竟然還有著不凡的學識。
他家中雖清貧,但藏書頗封。
都是他那個雲遊四方的頭陀兄長,四處化緣,一點點為他化來的。
大通坊聚集的多是平民百姓,不說多貧困,卻也並無多少富裕之人。
但畢竟是天子腳下,左右也有不少家境貧寒的讀書人,時日一久,不勉與那稚齡童有過往來。
雖隻寥寥數次,竟然便發現那稚齡童的學識十分不凡。
彆說他們,便是他們的師長,恐怕也少有能及。
且那稚齡童十分平易近人。
但有人求教,必不吝於細心講解教授。
上到經書大典,道理文章,下到誌異雜籍,開蒙宣文,無不信手拈來。
這可真是令人又驚又喜。
這年頭,不僅是道術武功,被人秘而不宣。
讀書識字,也幾乎都是權貴富人的專屬。
貧寒子弟想要識些字,讀些詩書,也並不是一件易事。
突然來了這麼一位學識廣博的“小先生”,也不以詩書學識自珍,來者不拒,皆悉心傳授,哪還有不歡欣雀躍之理
便是坊間的頑童,也有一顆向學之心,每日裡也少有搗蛋頑皮之事,多往這位“小先生”院裡鑽,令得各家大人都欣慰不已,對那位“小先生”也更加感激。
如今大通坊中,那稚齡童姓甚名誰少有人知,但“小先生”之名,卻是幾乎無人不曉。
不說都對其感恩戴德,至少也是尊敬有加。
便是大通坊外,也有其名聲傳揚。
初時還隻是於平民百姓中流傳,因其年幼,卻有過人學識,令人嘖嘖稱奇,也漸漸傳入一些貴人耳中。
不過也大多隻當是坊間奇聞。
左右也不過是一個稚齡幼童,最多不過是熟讀詩文,又哪裡能有多少學識
民間愚夫愚婦無知,才將此子誇上了天,卻不知在富貴之家,哪個貴子不是自幼讀書
不過卻也有人對此心生好奇。
這一日,便有一位貴人,聞名而來。
大通坊,那座那枯樹半探的小院前,來了一個錦衣華服的少年。
看起來,年歲不大,也不過十歲上下。
一身華服,隱有寶光奪目,哪怕不識之人,也能看出其名貴非常。
身後跟著幾個魁梧大漢,一個個龍精虎猛。
皮粗如牛革,肉緊骨壯,至少也是練皮的武士,甚至練骨的武師。
貼身那位,頭頂隱隱有血氣蒸騰,如火般扭曲著空氣。
恐怕是已經練臟的先天武師,即便不是,也差之不遠。
一個十歲孩童,就有如此多的強人跟隨保護,甚至有一位疑似先天武師的大高手。
身份必定貴不可言。
“小公爺,屬下去叫那人出來迎接。”
一個大漢越出,就要去叫門。
“慢著。”
那少年揮退大漢,親自走到門前,微微側耳作傾聽狀。
卻聽門內院中,傳來一個稚嫩卻清亮的聲音。
“幽冥境界,乃地之陰司。”
“天有神而地有鬼,陰陽輪轉;禽有生而獸有死,反複雌雄。生生化化,孕女成男。此自然之數,不能易也”
“那猿猴,先是闖龍宮,驚水府,索兵刃,取定海神針,”
“又不服幽冥拘喚,擺弄神通,打絕九幽鬼使,驚傷十殿閻王,”
“大鬨森羅,強銷生死薄,致使猴屬之類無拘,獼猴之畜多壽,寂滅輪回,各無生死,”
“正所謂靈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悟徹菩提真妙理,斷魔歸本合元神。四海千山皆拱伏九幽十類儘除名”
“啊”
院門之外,那貴人少年原本雖聽得不甚了了,卻覺那聲音所講述,十分玄奇有趣
幽冥陰司,十殿閻王,陰陽輪轉,龍宮水府,神針定海
種種件件,他都還從來沒有聽過。
卻分明給他十分高妙之感,似乎這每一個名稱之中,都蘊含著莫大的神威,尤其是那隻翻江倒海、筆勾生死薄的猿猴,令他神往不已。
如此奇事,如此趣言,不覺令其沉浸其中。
聽得抓耳撓腮之際,忽聽得最後那幾句結語,卻是猛然一驚,不自覺叫出聲來。
彆人或許聽不出,但他家學淵源,卻能聽出其中分明蘊含其為高明的修行奧秘,大道玄妙。
隻是聽得幾句,他的意識之中,便隱隱跳出一尊模糊之極的影像。
雖模糊難辨,卻可見其靈動、跳脫,又暗藏種種玄秘。
倒隱隱似一隻翻騰不止的靈猴。
莫不是那清亮聲音所說的故事中,那隻能翻江倒海的猿猴
“小公爺,此人口中所言,乃是一門極為上乘的觀想法門”
那貴人少年正驚震莫名,他身後貼身緊隨,疑似先天武師的中年漢子,帶著驚疑不定之色,肅然道。
貴人少年回頭,驚色未褪“雲叔也如此認為”
他有點難以理解。
為何區區幾句話,便能讓他觀想妙境。
錯非道術到了一定層次的高手,莫不需要定神靜心,方能觀想妙境。
他出身極貴,雖早已接觸道術,卻還未層入門,怎的在門前聽了幾句,便一腳踏了進去
難不成,他聽到的那幾句話語中所藏的法門,真有這般玄妙
那可是聞所未聞,放諸天下,怕也隻有六大聖地方有這等妙法。
“雲叔”正色道“小公爺,是那人太厲害,能將妙境,宣於言語之中,令人如臨其境。”
他一言點破其中奧妙,卻令貴人少年沒有半點釋疑,反而更加震驚。
“貴人到訪,何不進來一見”
正當他還想說話之際,忽聞院中有語聲傳出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