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雲被其中一個姑娘帶著。
看看堂哥李明軍,今天穿的著實精神。眼神明亮,精神抖擻,臉龐微微發紅,不知道是激動的還是冷的。
一身藍色的西裝,有點大不怎麼合身,這讓李少雲總覺得透著點土味兒。
忍不住想起本山大叔的藍帽子。
因為要穿西裝,又是大小夥子火力壯,自然不會像李少雲似得,穿著一身臃腫的棉服。
西裝裡麵穿著一件白襯衫套著雞心領毛衣,這也是這個年代的時髦標配。
其他幾個人也穿的新衣,顯得很精神,儘量讓自己體麵些。
其他六個人都是大姑娘、小夥子,除了李少雲這個一看就是湊數的豆丁。
出了村子,一路騎行。
李少雲雖然不用自己騎車,但大冬天坐在自行車後座也不好受。
時間一長,又冷,腿吊著都麻的沒知覺。沒辦法,坐會兒車子就自己下來走會兒活活血。
這都不說,這會兒路修的不好,許多地方都是土路。
除了經過鎮上的時候那一段好走,出了鎮子沒多久就下了大路,之後基本上都是土路。
接著就進了山,山路開始彎彎曲曲,拐來拐去。
一開始李少雲還興致勃勃,有閒心看個風景。
沒多久顛著顛著,李少雲覺得自己的屁股都顛得麻木,也顧不上看風景了
話說回來,大冬天的,也沒什麼好看的風景。
騎了又有幾十分鐘,終於到目的地了
新娘家在山坡上,李少雲從車子上跳下來,腿木僵僵的,差點兒一彎摔倒。
抬頭看過去,新娘家這會兒也正熱鬨。
新娘家的院子沒有圍牆,場院裡人來人往的,很是熱鬨。
幾個人推著車子,順著小路進了新娘家院子。
剛進院子,一陣鞭炮聲就劈裡啪啦炸響。
李少雲看過去,院子裡也擺了七八張矮桌子,人們正圍著桌子吃流水席。
和新郎家不同,新娘家的流水席一般辦的要早一些。
通常都是新郎和接親的人到達之前就開席了
等新郎接走新娘之後,這宴席基本上也走到了尾聲。
而不是像新郎家一樣,近中午才開席,一直吃到下午兩三點。
要是主家人緣好,來的人多,吃到三四點、四五點也是有的。
這且不說,晚上新郎家還要另辦幾桌,專門請總管、幫忙的體己人吃席。
算下來,娶個媳婦,前前後後要忙個三兩天。
所以一般人家說起嫁女兒不情願,感覺到心酸淒冷,也有這個因素在內。
畢竟走了一個人不說,熱鬨也就一時半會兒,主要熱鬨還在新郎家。
接下來李少雲也就跟著看熱鬨,第一次當接親人,她也不知道自己要乾什麼,堂哥也沒有分派什麼任務給她。
估計是看她小,另外一個,現在結婚什麼的,講究沒那麼多。
李少雲覺得自己現在完全成了一個旁觀者,有點懵。
不知道自己這接親人的作用在哪兒
估計就是湊個數這就是她的唯一作用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