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推演有得
當長青帶著幾分全新領會,推門外出時,天色已暗。他來到廳堂,正巧見到阿芙沐浴更衣完畢,一副神清氣爽、臉色紅潤的模樣,在秦望舒等人伺候下正在用膳。
“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你要先聽哪個?”阿芙換上居家襦裙,一手托腮,神態嫻雅,撥弄著麵前湯羹。
“先聽好消息。”長青略顯尷尬,並未落座。
“我的確可以將程三五身中混亂氣機重新收歸丹田氣海,隻是要耗費一段時日。”阿芙說:“我是建議將程三五帶去伏藏宮,借山川靈氣涵養體魄,或許能夠恢複得更快。”
“那壞消息呢?”
“程三五隻怕沒那麼容易醒過來。”阿芙盯著麵前湯羹,停下動作:“我方才試過了,他的神魂雖未消散,但是對外界毫無反應。”
長青眉頭緊皺:“難道梳理身中混亂氣機,也無法喚醒他?”
其實阿芙知曉,程三五一直在抗衡某個恐怖存在。如今他昏迷不醒,但在封閉的識海之中,想必正爆發著激烈衝突,外人根本無從插手。
阿芙借著合氣導引,固然能夠使得程三五身中混亂氣機得到約束,此舉或許能讓他在識海中的衝突餘裕更足,但具體有多大影響,阿芙自己也沒有明確結論。
“程三五眼下情況既不是傷病,也並非走火入魔,更像是遇到修煉上的緊要關口。”阿芙還沒打算跟長青透露程三五的實情:“外人幫不了太多,隻能看他自己了。”
這話或許是有意安慰,但絕不是憑空捏造。阿芙與程三五合修《六合元章》,自然清楚其中有幾關境界,涉及身心變化,情況往往因人而異。
程三五被長青加持神將法力,天地之氣灌入經脈,此舉過於凶險不假,卻也大大錘煉了程三五功體,陽明內息幾乎一舉提煉升華,得以成就三陽真氣。
換做是尋常武夫,想要突破這重境界,同樣需要經受的極大磨練、付出的極多血汗。
而阿芙與程三五合氣調息,就是助他將三陽真氣歸聚至丹田氣海。得益於玄牝珠那豐沛如海的生機,阿芙自己也得到不小分潤。
慶幸二人合修《六合元章》有成,氣機相互共鳴感應,就算程三五昏迷不醒,但隻要彼此氣機相接,自然如同榫卯匹配、嚴絲合縫。如果換做是彆的女子,隻怕內功再深也無法獲得玄牝珠的生機滋養。
雖說沒能獨占玄牝珠,一度讓阿芙甚為後悔,可如今仍能借著合氣雙修而獲益,起碼讓她覺得不算太過吃虧。
其實眼下阿芙比長青更希望程三五醒過來,屆時自己非要從他身上狠狠榨出大筆“息錢”不可,以此彌補讓出玄牝珠的虧損!
至於長青,他哪裡能料到母夜叉會有此等想法,隻是來回踱步,沉思言道:“看來隻能如此了……那你也一起同行麼?”
“要不然呢?”阿芙瞥了長青一眼,心想這個小娃娃雖然天真,但如今看來,也不算太討厭。
“你不是還在追查淨光天女嗎?如今可有線索?”長青問道。
阿芙露出無奈笑容來:“我把事情辦砸了,馮公公讓我待命,事情已經交給強圉君接手了。”
“那個專好暗箭傷人的弓手?”長青似有不悅:“追查淨光天女可不是光靠武藝便能成事。”
“聽伱這話,好像頗有心得?”阿芙問。
“心得倒談不上。”長青麵露思索:“我隻是在想,不論是淨光天女,還是焦螟大疫,幕後主使這種種作為,究竟有何用意?”
“亂中取利,從古到今並不稀奇。”阿芙其實也有疑惑,若說先前河北亂象的幕後主使就是兩次重創自己的強敵,那他此番作為應該也是存有某種目的。
從長生人之亂,到建康焦螟大疫,貌似都間接促成了改朝換代,可見此人所圖甚大,而且能夠乾涉興亡更替之事。
卻見長青搖搖頭:“固然是有人能亂中取利,可如今大夏還談不上大亂難抑。真要計較起來,此前河北的亂象,無非是災年常見之景,當初在西域時,安屈提攪起的動蕩遠勝眼下。”
“你覺得幕後主使另有圖謀?”阿芙知曉長青精於兵法,或許更能看透這些陰謀算計。
長青嚴肅起來:“但凡陰謀,獲利者自然嫌疑最大。今番河北大亂,究竟是何人獲利呢?”
阿芙順著這思路說:“可說白了,這次河北波及最大的,無非是旱災和蝗災。至於利用焦螟促使百姓發狂作亂,也就殺了一個定州刺史,順帶裹挾部分流民盜匪在鄉間劫掠,官軍一到便輕鬆平定了。這當中能有誰獲利?”
“旱災蝗災本身就足夠讓地方豪強大戶兼並土地了。”長青說。
阿芙不由得失笑道:“當初你我還譏笑程三五愚蠢,怎麼如今你也變成這樣了?能夠驅使淨光天女、發動焦螟大疫的高人,就為了兼並土地?這到底是有多貪財?”
“這隻是其中之一,往後如果要查,可以根據今年大災之後的田畝歸屬、物產經營,尤其是有顯著變動的狀況,查明獲益之人。”
聽到長青這話,阿芙眼神一亮,先前自己著實沒想到這點,下巴微抬示意:“繼續說。”
“而在我看來,如今河北亂象平息,並非是真被我們平定,而是那幕後主使主動停手了。”長青手指輕敲桌麵:“我原本以為,是祈雨消災之後,幕後主使便會選擇主動收手、以避風頭。可祈雨法事結束當夜,你們內侍省便遭受焦螟之害,顯然對方一直密切留意我們的一舉一動,才能如此準確把握動手時機。”
阿芙臉色微沉:“可是近來並無異常事態,又作何解?”
“幕後主使收手,要麼是該做的已經做了,要麼是想做卻做不成。”長青言道:“前者說也無用,反正我們不清楚對方真實用意。後者就有意思了,最近說得上是打破幕後算計的事情,關鍵或許仍在永寧寺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