贗太子!
京城·山鬆坊
這時時辰雖早,京城有的人家已是早煙嫋嫋,而城郊七八裡處山鬆坊卻一片沉靜,這是座高不過五十米的丘陵,是京城多數人埋葬亡者地點。
地方宗族往往都有一座山作一個姓氏所有族人未來的歸宿,京城的人,很多都是後來遷來。
原本京城的大家族,早在當年戰亂時,就已或逃難或被殺,說是十室九空也不為過。
而後來搬來的人,能帶著祖宗牌位過來就算是不錯了,有錢的可以買宅重修家祠,供奉祖先,但祖墳沒有辦法一起搬來。
於是,就有兩種解決辦法。
一種,就是家大業大不缺錢也有著家族根基,一旦京城死了人,就會扶靈回故裡安葬。
一種則是普通百姓,這種去世,千山萬水地將人送回老家?那可不光是需要財力,還需要不怕死在路上,這種事,百姓承擔不起。
在新的地方紮根,往往普通人家也會在新地域開辟出新的“祖墳地”,而城郊七八裡的山鬆坊,就有這一大片荒地。
土地並不肥沃,除有一些枝枝叉叉的野生樹木組成的林子,也就隻有幾簇的野草可以瘋長。
剩下大部分土地,變成耕田也隻是下等田,這還是廢了力氣開墾的結果,因此鄭朝剛建立時,這裡就是一片亂墳崗。
隨著鄭朝趨於穩定,附近百姓安居樂業,這裡也漸漸有了規模,很多百姓在這裡安葬亡人。
也因此,隻要一路走來,總能看到一些墳前有著剛燒完的紙錢灰,時不時就有送葬隊伍過來。
唯一值得稱道的是給墳墓種下的鬆柏,經曆了歲月,就算在冬天也鬱鬱沉沉碧碧森森。
淩晨,這裡安靜。
冬日裡,小動物蟄伏,蟲子也不會亂叫,灰蒙蒙天空,隻有影影焯焯的月亮,灑下一些看著就可憐的微薄月光,勉強能將一高一矮兩道走進這墳地的影子照出來。
“謝真人,這、這裡陰氣很重啊。”十一二歲的道童,環顧四周出聲。
看上去五十歲左右的道人,看都沒看一眼,就徑直朝此行的目標——埋葬著二十七具屍體的墳墓走去。
這座墳墓外表看,跟百姓的墳墓沒有兩樣,隻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墳頭,但裡麵,合葬鄒家二十七口人的屍體。
墳前沒有墓碑,但道人抵達此處,明顯是胸有成竹,並不擔心會找錯了地方。
他拿出幾樣祭品,一一擺放在了墳前。
道童落後兩步也站在了這墳墓前,盯著這墳頭看了兩眼,就聽到謝真人開口淡淡說“鄒秋玉,我又來祭祀你了。”
“這些年,除了我,怕是無人敢來看你,更無人敢祭祀你吧?”
“不過幾樣點心與水果,你泉下有知,希望不要嫌棄。”
這時,月光似乎從灰蒙蒙的雲霧後探了頭出來,有一瞬間,周圍光線較之前明亮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