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阮阮又開始思想拋錨,葉淮生早已習慣,低聲說道“我估計庫山也應該沒有,不過沒關係,羊肉的更好吃。”
………………
庫山太遠了,雖然他們大半夜就起來趕路,但是一路上躺在車上昏昏沉沉,一直到了西疆時間下午兩點多才到了庫山。
庫山雖然是個市,但是也並不繁榮,麵積也不大。
少數民族不過年,但是他們也曉得趁這個機會多賺幾個錢。
所以選擇庫山的小商小販還挺多。
最多的就是賣肉的攤位。
一個架子上掛著幾個鐵鉤子,鐵鉤子上掛著牛羊肉。
羊肉的顏色比牛肉要淺一點,羊油稍微多一點。
一般是用鉤子勾住一條羊腿,然後將整隻羊展示出來讓客人挑選,看中了那一塊就割哪一塊。
牛的體積與重量與羊都不是同一級彆的,所以一般一個鉤子上直掛一條牛腿。
唐阮阮和葉淮生坐在車上,看著街道兩旁的小攤。
最多的是賣肉的,還有能夠看到有人推著小車,車上放著一大塊點心,目測上麵有紅棗,核桃,葡萄乾。
似乎是一種糖,買糖地大叔已經用刀子整整齊齊地切下來一大塊了,但是現在生意好像不怎麼好得樣子。
繼續往前走,在空間裡老實了還幾個月地小竹突然又躁動起來。
這是又發現好寶貝了?
唐阮阮心中有些激動。
順著小竹給的提示的方向看去,一個少數民族留著絡腮胡地大叔隨意的蹲在路邊,麵前擺著一塊小的不能再小的花布,這叫做“艾得來”絲綢,是他們傳統服飾地製作主要原材料之一。
最主要的是這塊布上麵,放著幾塊或白或青的玉,還有幾塊沒有打開的石頭。
唐阮阮心中一動,難道這個小攤位上有什麼好玉?
趁著林紅繡和左青青正在買肉,唐阮阮和葉淮生跳下車來到小攤位錢。
“這個的嘛,和田玉,亞克西。”
大叔用拐了調的漢語加上維語再加上比劃才能勉強跟他們交流。
葉淮生開始比劃著跟攤主交流,唐阮阮則是蹲下來尋找讓小竹激動的東西。
而攤主的主要注意力也都在葉淮生身上,誰讓唐阮阮還是個孩子,還是個白白嫩嫩的孩子。
唐阮阮一塊塊的玉石摸過,最終小竹的提示停留在一塊沒有開出來的石頭上。
石頭不算大,跟個哈密瓜似的,但是總體十分的圓潤。
葉淮生不知道如何跟他交流,花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談好了價錢。
給了錢之後兩人抱著哈密瓜,啊,不,哈密瓜一樣的石頭快步離開。
葉淮生走在前後,唐阮阮在後麵斷後。
走到一戶看起來很久沒有人住過的民居,這裡看起來是安全的。
葉淮放風,唐阮阮立刻把石頭拎進空間放進去。
一回來唐阮阮就看到馬車上多了兩腔羊。
“你倆去哪了?差點找不著你們?”
中華母親特有的講話方式。
“餓不餓,不餓,你隨便做點吧。”
。